首页 距离有些远

立场12


见李敏开始收拾东西了就问她。
  “我听老师的安排。”李敏停下手里的动作回答胡主任。
  胡主任看向陈文强说:“老陈,反正是破格。我记得你那两篇论文,小李都是第二作者,是不是?”等陈文强点头后,他接着说:“小李今年和明年也没什么区别。让她试试了。”
  “我有这个打算,得看她英语能不能考过去。”陈文强留有余地地回答。
  龚海把手里的复印件装进他自己的书包里,心说:“她们几个那是连《新概念》第四册都要背下来的,职称考试还有不过的可能吗?不考90分以上都不可能呢。”
  龚海把材料整理好了,就对陈文强和胡主任说:“陈院长、主任,我先回科里准备了。我争取这周把片子都找好。”
  胡主任也站起来,他对陈文强说:“老陈,我也回去了。科里档案室的钥匙在我这儿。”
  “那我就不留你们了。”陈文强站起来,带着李敏把胡主任、龚海送到门口,看着他们去电梯那边了,对李敏说:“我去手术室看看,那个剖腹探查怎么还没下台的。普外科你也带着看一下。”
  “好。那我就在十二楼这里了。”
  陈文强点头,李敏留在十二楼的办公室是比较好,省得普外有事儿不好找到人。
  *
  陈文强进了手术室,换了洗手服去手术间。十点多谢逊给自己打的电话,就一个剖腹探查,现在都快三点了,怎么还没下来呢?
  他不怀疑谢逊的技术水平,今天上台的这几个年轻大夫,已经是省院新生代里的佼佼者了。他担心他们遇到难题了。
  等他进了手术间,发现自己的担心一点儿也没错,谢逊此时就是遇到难题了。陈文强看手术台上的人都面色严肃地在操作,他便去麻醉桌拿患者的病历看。
  这患者是顶着白班上班时间来的。主诉是腹痛5个小时,但是后面的病史、查体、辅助检查等,与主诉的内容完全不符。陈文强便向后翻看,看到最后了,发现病历的后面还附有医大的门诊病历和出院小结。
  他生怕自己花眼了,翻看医大的门诊病历名字与手术台上的患者名字对照。
  姜麻就给陈文强解释:“陈院长,这是家属刚刚递进来的病历。”
  谢逊在手术台上听见姜麻跟陈文强说话,抬起头扫了一眼,见确实是陈文强,他就抱怨道:“陈院长,我今天要被这个患者坑在手术台上了。”
  陈文强拍着病历本说:“我看你术前交代做的很全面。你放宽心,慢慢做手术就是了。就是下不来台,这事儿也不怪你。”
  姜麻叹口气:“这人何苦来呢。实话实说,把病史告诉咱们大夫怎么就那么难啊。”
  谢逊听了陈文强的话,心里宽松了很多。但他在手术台上的反应仍是很强烈。连骂了几句脏话出口。大意就是“已经决定放弃治疗了,都等到腹膜炎肠穿孔了,就tm的在家再坚持两天啊。不想死早做手术。这打开了一肚子粪水的,这是要坑死谁。”
  谢逊越说越气。
  陈文强就问:“那这个医大的病历怎么送进来的?”
  姜麻替谢逊回答:“上午打开腹腔后,老谢去跟家属交代,腹腔炎症重,只能做姑息手术,切除坏死的肠管、造瘘、等二期手术。然后家属听明白了还要二次手术,就把医大的检查都送进来了。”
  这个患者在医大的住院过程,出院小结里记录得很详细,上面也很清楚地写着:“患者家属自诉无钱承担手术治疗费用,患者要求保守治疗。故出院转往基层区医院。”
  配合患者的诊断:直肠癌晚期。这是一例放弃了临床治疗,选择回家等死的患者。
  但是他今天一早又以腹痛5小时到急诊科就诊。急诊以腹膜炎腹痛待查(肠梗阻原因未明结肠癌?)收入院。
  谢逊接诊了患者后,全面查体后,给患者开了急诊ct。很快ct室打电话回来,乙状结肠壁增厚、并肠梗阻伴穿孔,腹腔感染;肝左叶有低密度灶怀疑是转移瘤;腹膜后多发性肿大淋巴结,怀疑肿瘤转移;右肾囊肿。
  谢逊得到ct这个电话,知道患者必须急诊手术,不然腹膜炎很快就会导致患者休克。他便跟家属交代了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拟降结肠造口术,目的是解除肠梗阻、修补穿孔的肠道。
  这个剖腹探查术里就包含了肠道肿瘤拟切除术。
  总而言之一句话,这患者来到医院,谢逊说自己不能看着他就这么从腹膜炎→死亡。家属应承的很好,很配合地签字了,也很痛快地交了5000块的住院押金。
  ……
  听罢这些话,陈文强只好又安慰谢逊几句:“死到临头才怕死的人不少。这人前面不想治疗了,后面又惜命舍不得死了。他若是在医大附院不出院,早一个月做了手术”
  谢逊立即就接道:“那手术绝对比今天好做十倍。”
  “肯定是的。”陈文强安抚谢逊的情绪。“没人要求你必须达到什么程度。你让小陈和小郑换换你。下不来台也不怪你们。”
  “陈院长,有你这句话,我就不怕了。这人,还不是我把人往坏处想,我要是没做急诊ct,按照肠梗阻处理的做个透视,拍个平片,再穿刺一下,然后患者家属死活不同意手术,最后人死了、再赖到穿刺上、还不同意尸体解剖,我tm的哪里有闲空跟他们扯淡啊。”
  陈文强咧咧嘴没吭声。他看看谢逊在做直肠癌切除术,m.thongadAY.nEt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距离有些远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