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距离有些远

立场3


言外之意就是自己不能去领导他们,也是提醒石主任自己没法领导他们。
  “小李,这可不是你这样的想法能蒙混得了的。在我下夜班、陈院长去院里开会,科里的所有事情,不管是行政上的,还是业务上的,就都得你承担起责任来。你如果平时没有树立起这种权威地位,遇事他们不听你的,但最后的责任也还是你的。”
  李敏目瞪口呆。
  “你别不信,你现在的奖金系数是2.0,院里给了你操心费的。你以为主任级的奖金是那么好拿的。2.0的奖金系数啊,小黄是1.0,那几个主治医师都是1.5的。”
  “我可以不要吗?泌尿外科我真不懂的。” 就差0.5,李敏不想自己比住院总的时候事儿更多。还要生孩子呢。
  “不懂就学。谁也不是天生就会的。你看十一楼就你和陈院长,陈院长除了手术,基本不再科里,你不想做这个副主任怎么可能?
  咳咳,小李啊,给你的任命不是你理解的、那个单一的神经外科副主任,而是这个二合一的两层病房的副主任。所以,你该按照医院的规矩行事。”
  从那次的谈话以后,李敏隔日就在早会交班时,乖乖地坐到了长椅上,做到了老李主任留下来的位置上。由站到坐,她不仅没觉得轻松,反而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来自十二楼胸外科和泌尿外科患者的压力。
  这让她没有从住院总要管全科的工作压力里脱出来。因为对胸外科的患者,她要继续抽时间去关注,泌尿外科的患者,她也要抽空去看看——看不懂的医嘱单、病情演变,她就去查书、看书……
  还不懂就问。
  问石主任、问陈文强、问梁主任。总要搞懂了,才敢放心回家。
  ……
  长椅够长,能坐四个中等身材的人,挤挤也能坐下五个成年人。但他们仨坐下后,宽松的位置就空闲在那里,包括杨大夫在内,都宁可在长椅后站成一排、挤成两排,也没人过去坐。
  那是个身份象征。
  大家都懂。
  不够资格就别沾边,免得坐过去丢脸。
  医院无声的潜规则就是这么明显。
  “十二楼监护室1床,术后第二天,体温37°5,脉搏89次/分,血压132/74mmhg。神志清,生命体征平稳,24小时输入液体量3300ml,尿量2400ml,伤口引流量15ml……”
  今天早会交班的内容基本都是重要的、必须的干货。虽冗长却又不可避免。两层楼的6个监护室里,已经住了5个术后的患者了,分别是前天术后的、昨天术后的。即便是平时以交班简洁著称的小翟,术后患者要交班的内容,她也不敢裁减掉任何一句规定的内容。
  小半本的交班日志,不说写的辛苦,单单语速如同开机关枪的小翟,也念了有二十分钟。
  剩下的今天将要手术的两个患者,小翟合起来用了一分钟就念完了。然后她使劲地吸了一口气。呼碱了!哈——没有足够的肺活量,单是早交班都不行的。
  夜班是黄大夫值班,他很干脆地说:“昨晚夜班如护士所说。无异常”
  住院总郑大夫更干脆了:“无异常。”
  陈文强就看石主任,等他说话。
  “你有事儿没,陈院长?”
  “没有。”
  “小李呢?”石主任问隔着的李敏。
  “没有。”
  “护士长?”
  吕青摇摇头。
  石主任就接着说:“咱们科今天还是两台大手术,我还是老话提醒大家,认真点儿、仔细点儿,小心点儿,别等出事儿了后悔。”
  “是。”
  “九点之前把患者送进手术室。散会。”
  白班的责任班护士立即开始喊:“你们大夫谁要改长期医嘱,赶紧的快点儿。”
  责任班的副班护士也喊:“临时医嘱赶紧下啦。过了九点不管了。”管是肯定会管的,但是就免不了会被责任护士挑剔、吃哒几句了。
  十一楼的医嘱怎么改,李敏一般是在交班前的查房就拟好的,赶得及就在查房前改了,来不及的话,马大夫和邓大夫去给烧伤患者换药,李敏看着实习学生更改医嘱。
  “李老师。”实习生递过来一本折叠了医嘱单的病历。“按你刚才说的改了。”
  李敏接过去,先看了看床号,然后打开折叠的地方开始看,确认准确无误,她签上自己的名字。再折叠了,放去一边。
  三个实习生,没人几本,很快就完成了。
  “好了,抱过去给护士吧。上午没事儿把病程记录写了。我回来看过以后再抄到医嘱本上。”李敏手抚那一叠修改过的、折叠了医嘱单的病历本吩咐。然后又对今天要上手术的实习生说:“把术前用药给了,咱们推患者去手术室。”
  至于陈文强,他能够在边上袖手旁观这些,那都是好的。一般交完班,他可能会去看看烧伤的换药,也可能回院办或者去手术室了。当然十一楼要是有重患,他也会去看看的。
  *
  但是今天,他略微看了看烧伤换药,就搭乘电梯去十七楼。可才出电梯,就在手术室门前的那块空地儿,他被昨天的那一家人给拦住了。
  “陈院长。”几人拦住他,不言不语,就是不放他过去。
  陈文强看着他们几个,眉头越皱越紧。秦国庆和向泰和怎么做的事儿?
  “陈院长。”有带患者过来手术的大夫跟他打招呼。M.THonGAday.net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距离有些远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