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和基本生化离子检查,有锁骨骨折的x光检查报告单,但是没有脑ct检查的医嘱和报告单。 “你住院的时候跟大夫说过后脑勺有磕伤吗?” “没有。我昨天脑袋疼,摸到这个大包,才想起来摔倒的时候后脑勺着地了。” “我给你做个检查吧。” “你会?你会个什么?小丫头片子。”边上陪护的也不是什么好人,比斜躺在床上的患者还凶。脑门上的纱布,透出干涸的血渍,挽起的袖子落出小臂内侧中部一个纹身。 “我会。我是住院总。十一楼、十二楼的患者都归我管。你要是能替他决定不用我做检查,那我就记在病历上,带学生去看别人了。” 侧躺着的患者不干了,朝那个脑袋裹纱布的小青年吆喝:“你别他m的瞎哔哔,我脑袋疼得受不了了。过来扶我坐起来。” 患者配合就好。 李敏仔细检查了患者的枕部血肿,然后发现患者的小眼睛里瞳孔有点儿大。可是自己没带手电筒,又不好让学生再跑一趟,没引出病理反射后,她在临时医嘱上下了脑ct。 “我要急诊给你做个脑ct检查。” “你怀疑我脑子里面有事儿?” “没事儿你不会觉得头疼的,是不?”李敏把临时医嘱折起来,对身边跟着的实习生说:“这患者枕部磕伤。富云香,你给大家背一段有关枕部的脑损伤。” 背书是富云香的拿手。 她朗声背诵:“枕骨内面和小脑幕表面比较光滑,颅前窝底和颅中窝底骨面凹凸不平。所以摔伤的时候,无论是枕部还是额部作为着力点,脑损伤多见于额叶、颞叶前部和底面。” “这一例呢?” “应该是对冲伤。考虑有继发性的颅内血肿、脑肿胀或脑水肿。” “有关继发性脑损伤和加速、减速脑损伤,你们回去自己看书,有什么不明白的,包括不明白为什么要做急诊脑ct检查的,下班后到十二楼。我可以抽出来半小时解答。 现在去两个男生推车,送他去ct室。谁回去帮我拿个手电筒和ct检查申请单来。” 李敏的话声落下,三个男生立即动了。等检查单拿来,李敏也写完了刚才所见、所查的病程记录。她给患者的瞳孔做了对光反射检查,还好还好!对光反射只是略迟钝,瞳孔也不是明显的放大。 填完检查单,平车也推过来了。 李敏招呼几个男生把人小心地抬到平车上,把枕头对着垫到患者的脑袋底下。告诫患者说:“你来回都要这么侧躺,记住啊。” 患者已经被李敏小心谨慎的态度吓着了。事关他自己的性命,所有的凶戾之气都消失不见了,态度宛如三两岁的孩子,或者说像一只乖顺的大猫。 “你推他去ct室做检查可以吗?”李敏问陪护的男青年。没想到那陪护的听说脑子里面有伤就腿软了,怂怂地答不出话来。 “富云香,你和他带着患者去ct室。我马上打电话过去。”李敏看了一下患者首页的押金,将ct单子递给富云香,指着孙大夫的实习生做安排。 “孙大夫可以吧?” “可以。你安排还能不可以啊。”孙大夫答应的很爽快。他现在认识到可能是因为这患者和陪护太凶恶了,与管床大夫的关系没处好,横得人家不搭理他了,这结果……啧啧,估计是发生漏诊了。 自讨死路!都住院了还横他m的什么横。不过这床可是老杨管的,照理说老杨不会拿不下来这样的患者啊。怎么会出这样的事儿? 孙大夫百思不得其解。 二病室的其他患者,李敏挑着有价值的略查了两个,就回去办公室给ct室打电话。 “我是外科十二楼李敏,现在有个脑挫裂伤的患者,需要急诊做脑ct,症状、查体我都写ct申请单上了。” …… “好,谢谢你啊。” * 李敏在十一楼查完房已经是半个多小时以后。她回到十二楼只看到石主任在护士办公室里坐着闲扯呢。 “石主任,陈院长呢?” “去院办开会去了。你有事儿?” 李敏把楼下的患者说了。 石主任就问她:“谁的患者啊?” “应该是杨大夫的。9月30号夜里住院的。” 石主任立即就明白了,但他还是踌躇了一下说:“9月30日是我夜班呀,收的那几个打架的患者,没有谁说脑袋有伤啊。再说老杨参加集体婚礼,怎么能把新住院的给他呢?”但他立即自我纠正道:“大概护士忘记老杨休婚假了。” 李敏却不接他的话茬,只把自己看到的和随后的处置细细告诉给石主任:“我刚才看了病志,完整的住院大病志是在2号、就是前天由实习学生写的。首次病程记录是10月1号凌晨。昨天和今天都没有病程记录。我刚才补记了今天上午的病程记录。杨大夫今天手术去了。” 更多的李敏笑笑不肯说,但也表明自己的态度不掺和这事儿了。她今天查房是属于拾遗补缺的教学性质,让实习生了解过去两天里十一楼患者的病情变化。甚至可以说是因为她不打算休假了、才要把两个病房的患者尤其是新住M.THoNGA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