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明白。”吴主任笑着斥老儿子。 “爸,老弟说的有道理,你是关心则乱了。” “三儿呀,你和你爸把你外甥送回去吧。你姐夫也该去值班了。”范主任给拌嘴的爷俩派活儿。 “我哥的那些行李怎么办?” “医院出车送他们去车站。一会儿我给车库打电话,让司机上来帮忙拿一下,小东西我和你姐姐帮着拿下去就是了。” 吴雅站起来说:“你和你姐夫帮忙把你哥哥的那大箱子拿下去,我去个洗手间就到下面看着。妈,差不多该让司机过来了。孩子就先放在这儿让他睡。爸,你和我妈帮我看一下午呗?我俩晚上过来吃了饭再抱回去。明天就不过来了。” “行啊。”吴主任抱着怀里睡得正香的外孙儿回主卧房。 范主任点点女儿的额头:“你呀,哪里都得听你的。”她虽这么说,还是过去打电话去了。 那边郎舅俩把一个行李箱拖出来。 “三啊,我自己拿就行,也没多沉的。” “你别闪腰了。我姐会骂我的。还是咱倆抬吧。” * 车到鼓楼,李敏被穆杰摇醒。她从书包里掏出眼睛戴上,跟在穆杰的身后下车。过了马路走近亨得利眼镜店。三层的老式小楼,在二楼和三楼之间悬挂着黑底的大招牌,上面的金字被太阳照得耀眼。灰白的汉白玉建筑基石,还有门口被摸出润泽光泽的台阶,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老字号骄傲的历史。 “眼镜店里的人可真多啊。” 多的是带孩子来配眼镜的父母。穆杰看看人头攒动的拥挤,什么时候戴眼镜的人这么多啦?记得自己上学的时候,同学里没有近视的啊。 “咱们上三楼。”李敏在先,穆杰紧跟。狭窄的木楼梯,陡直。要是有两个胖子迎面,非得有一个退回去不可。 三楼的人就少了很多了。 李敏等了好一会儿,才逮住了一个刚空闲出来的营业员,赶紧对他叫道:“你好,我想要玻璃镜片。近视的。” “这边。”营业员示意他们跟着走。隔着柜台绕了小半圈,营业员停下说:“这里都是玻璃的。有国产的、日本和德国进口的。玻璃的透光率好、稳定,但是偏沉、碎了容易伤着人。” “我知道。我要戴上手术台的。” “做手术用的啊。那你是多少度?要不要选加膜的?加膜的一幅镜片要加多一百块,但是更不容易磨花,这层膜加在靠眼镜那侧,万一碎了,碎片也粘在膜上,基本不会伤到眼睛。” “要加膜。这是验光单,上个月在这里配的眼镜。这两个验光单子都要再配一副玻璃镜片。” “你想要那种镜片?这个国产的,最便宜,一副眼镜不到一百块。这个是日本的,介于国产和德国的之间。这两种都是德国进口的,价格贵,但是度数准,透彻,是所有玻璃镜片中最好的。 你看这蓝汪汪的像是在水里,这绿油油的像是在森林里。这两种镜片,哪怕戴的时间长了,眼睛也不容易疲劳。” “选德国蓝色的。镜架要最轻的。有哪些种?” “这几款都不错。都是进口的。又轻又结实,但我觉得不如你脸上戴的这半框的好看。不过玻璃镜片必须要用全框的才安全。” “两幅都要这种框。都加膜。”李敏选了浅蓝灰的板材框,戴上给穆杰看。 “怎么样?好看不?” 穆杰实在分辨不出来。遂建议她:“要不你挨个试试?” 李敏把几种颜色的板材框逐一对着镜子试,“这个吧。这个浅紫蓝色也和镜片的颜色接近。” “行啊。两副框都一样颜色吗?我给你开单子,到那边交款后再拿给我。” “要一样的。什么时候能取?” “你要不着急就多等几天,等店里休假的老师傅回来给你磨。稳妥点儿吧,怎么都要一周以后才能取。行不行?要是着急,今天多等一会儿也行。我找经理给你批一下,加个塞。不过现在这些年轻师傅,一般都是磨树脂镜片熟练。” “等吧。反正我还有一副备用眼镜。麻烦你让老师傅帮我好好磨,这两副眼镜都要戴上台去给病人做手术的。” “好嘞,你放心,我在这单子上做标注。做手术可是救人性命的事儿。我们店你就放心吧,百年老字号了。你过来取燕京之前打这个电话问一下,报上这串号码,就能查到做好没有。” “好,谢谢你了。”李敏接过取镜单、装到自己的镜盒里。她这眼镜盒,同时还担任着大额钞票的钱包功能。 两副眼镜一千块出去了,穆杰假装没看到价钱。 * 俩人出了眼镜店往不远处的书店去。与此同时,冷小凤与吴雅手挽手笑着从中兴商场离开了。俩人各提着一双装有长靴的鞋盒。 与严虹和李敏买的靴子是一个牌子。M.THONGA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