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出来的越多挣得越多。 那么大一个食品厂就在县城里,也不会跑。 只要签了合同开始给他们种东西,就不用担心钱到不了手的问题。 这样的美事儿,谁不想干? 有地的农村人们都打听清楚了。 上一回食品厂都是跟镇上的领导、还有村长谈的。 他们就主动去找村长,要求村长去镇上反应他们的意思。 他们也要种瓜子! 要说种别的东西他们还有顾虑,可是种点葵花籽南瓜子,还有花生,这谁不会啊?! 这几样庄稼对于土里刨食儿的农村人来说一样比一样好侍弄。 去镇上提这个事情的人多了,各个镇上的领导都到云山县的机关大楼里去反应下头的情况去了。 施向南这边很快就收到了消息。 本来她这边这一季的农作物收的差不多了,已经在准备明年的事情了。 今年为了这个稳定原材料供应的事情,他们食品厂扩大规模的计划都暂时往后放了放。 第一季他们没有找更多的商户合作,除了一个种子不够的原因之外。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这是第一次搞这种模式。 食品厂没有十足的把握、庄稼人们对食品厂也没有足够的信任。 所以才谈下来了那么些村子。 但现在情况又不同了。 经过第一季的实验,食品厂这边确定这种模式可行。 农户们看到第一季合作的农户们挣了钱也愿意跟食品厂签合同。 一切水到渠成。 就连领导们那边,也看到了食品厂的实力和潜力。 如果去年县里那位领导上门,别人还能说一句为时尚早的话。 现在的西施食品厂是可以担负得起县城领导们的期望了。 因为食品厂就快要一年了。 领导那边只需要稍微了解一下食品厂每个月交的税就知道,它每个月的利润都是稳步上涨的。 去年年底那一个月,因为瓜子花生这些也属于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年货。 十二月一整个月都属于爆发式的售卖。 光是那一个月食品厂就交了十几万的税。 1992年的正月销售量有所降低,但这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年底那一个月本来就属于特殊情况。 如果只看1992年这大半年的缴税情况的话,是可以看到整个呈现上升趋势的。 每个月都比上个月高一点。 不多,但一直在提高。 这一点在施向南之前去黄领导的办公室里拿出计划书的时候也有说明。 因为原材料的问题暂时解决不了,所以这已经是食品厂目前为止能做到的极限了。 等新的原材料供应上来,食品厂就要继续往外扩张的。 李小明那边、还有阮美香那边早就已经做好了扩大进货量的准备。 只是他们都是老客户,知道食品厂这边的情况,所以才一直在耐心等待,没有催促。 因为都知道没有足够的原材料,催也没用。 半年的时间,阮美香那边几乎是动员了全部的人手在全国范围内收购葵花籽,到后来这两个月,也已经明显收到的量在下降了。 全国的瓜子都差不多被收完了,西施食品厂提供不了更大的货量,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所以施向南说原材料收上来的时候,食品厂的销售量就要更上一个台阶。 这绝不是吹牛说大话。 黄领导对西施食品厂的发展很重视,也去了解过情况。 他可是在去年年底就注意到了西施食品厂的人。 这会儿当然对食品厂了解就更多了。M.thoNGa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