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省院才能住到骨折愈合才出院了。” * 梁慧咬着嘴唇想了一会儿,在李敏站起来要离开了,她拉住李敏说:“李姐,我让小金改去你们科,你说能行不?” 李敏惊讶,她试探着问梁慧:“小金是什么意见?你跟你爸爸商量了吗?” “我没跟他们谁说过。我知道陈院长和我爸都是骨科出来的,小金在骨科也干了三年整了。就是……就是我爸说他得去进修了。可是他在骨科挣钱又不多,干嘛还要进修骨科啊?进修脑外科不好吗?你们科的马大夫和邓大夫……” “这个我真不好说什么。你应该也知道我本来是想当产科大夫的。我干外科是很意外的事情。这个,小金换专业的这事儿吧,我觉得你跟你爸爸商量最好了。真的。我现在差不多的事情,也都要问问你爸爸呢。”李敏对上梁慧认真的眼神,回避不了还不能说实话,她就免不了有些结巴了。 “那你不怕小金去你们科抢了你的位置?” 李敏使劲儿摇头,努力把心里压抑不住、要溢出来的笑意压下去。再给小金三年,他也达不到自己现在的技术水平。 想到自己跟随陈院长在实验室一起练习接老鼠尾巴的日子,想做到自己和陈院长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在手术台上磨练出来的默契,李敏的心里升起骄傲和自豪——外科的任何人都错过了和陈院长一起提高、磨合的机会。 以自己和陈院长的现有默契度衡量,科里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取代得了自己。 但因为有梁主任,自己要斟酌着和梁慧说话。 她很认真地对梁慧说:“我们科现在一周只开三台择期手术。一个是分科后,护士数量和能力都跟不上术后护理的要求;再一个是我怀孕,承担不了更多的工作量。 如果小金过去能担得起一个医疗小组,陈院长会很开心。我们去年底最多的时候一周做五台开颅手术。我真不介意未来两年每周只做两台脑外科的手术。” “真的?”梁慧瞪大眼睛问。“小金可以像马大夫和邓大夫那样上手术?我看到陈院长特批给他们俩的手术提成了。” “这有什么好骗你的。”李敏摸着肚子,笑呵呵地对梁慧说:“你别看马大夫和邓大夫从骨科转到神经外科、也正常上手术、拿提成了,但具体到神经外科的显微部分,颅内的细微之处,也就是神经外科睥睨,哦,神经外科的大夫们常认为开颅是高级手术项目,不大瞧得起其它外科分支。我是说神经外科的最精妙的部分,他们目前还插不上手的。交给他们做的只有开颅、关颅部分,就跟普外科的开腹关腹差不多。” 李敏是挑好的说呢。有自己这个珠玉在前,陈院长再选人,怎么也不会选一个基础操作比自己差的。等自己半年后轻装上阵,马大夫和邓大夫这辈子都难有更大的突破了。包括想留在神经外科的路凯文。 那傻傻的路凯文,要是再在自己给他开小灶的时候,还惦记着拉上王大力和苗粤生……李敏就不怎么看好他半年内能取得的进步了。 本来自己的时间就少,有限的教导他的时间,他还要分给别人一些,该说他傻呢还是傻呢——那就是个傻子啊! 而且李敏还有另外的猜测,就是路凯文的显微外科操作过关了,依陈院长的性格,应该也不会留路凯文在神经外科。最可能的是把他派去骨科,往手外科的方向发展——那是省院最有机会填补的一个空白。 向主任和王主任已经完成了十几例的断指再植,骨科上一任住院总磨刀霍霍想把手外科作为专业,以陈院长和向主任的关系考虑,他应该不会把手外科留给向主任把持的。 至于神经外科进人的事儿,李敏的心里很清楚:如果自己是男人,没有生育这一关要过,马大夫和邓大夫都没可能留下。 还有一个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省内人口数量以及脑部疾病的发病率。综合考虑,很可能在未来的三年五年,都不会再进什么本科生。李敏确信陈院长还会再招研究生。以后想进省院的神经外科工作,得是他的研究生。 至于遇上意外事故,有马大夫、邓大夫在,有在神经外科轮转过的路凯文这些人等,临时拼凑出来两个医疗小组就足够了。 然而李敏心里猜测的这些话,她不会对任何人说。她任由梁慧揪着手套沉思,她有足够的耐心陪着梁慧。看梁主任的份上了。 * 梁慧终于抬头了。 李敏平和地对她说:“我们科现在有一层楼,满员负荷是6m.thOngA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