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按着处方去问患者的。可能是住院期间问,也可能是出院前,更可能是出院后的回访。这部分范主任亲自抓、且一直抓得很紧。这也是省院这些年,未出现新药不断进入、但临床上没有出现新药不良反应的根本原因。 徐强为了能进入省院试药,特意把这个药的背景告诉给李敏。该药虽然还没有拿到部里的正式批文,但得到了在国内选取数家三甲医院做试验点的允许。 省院被选中成为试验点之一,是徐强被astra在国内的代理找到促成的。 “师妹,这个试验费用给得非常高的。比我既往代理的那些药品费用都高。真值得你参与的。”徐强把数据告诉给李敏。“跨国公司舍得在这方面花钱。而且试验提供的药物是免费,医院可以按照临时的价格收费。但给临床大夫的,一点儿也不少。” 看徐强跟自己交底了,李敏也就告诉徐强:“这个药别指着陈院长能提申请。” “徐师兄,哪怕厂家的宣传资料做得再好,对黄种人的副作用、禁忌症都不清楚。具体使用剂量也只能是一个参考,因为在白种人那儿取得的试验数据,未必就适合我们黄种人。这个人种差异会导致药物使用剂量上的差异,你知道那是存在的。 一旦这个药在临床试用期间出事儿了,我跟你说的是一旦,别人提的用药申请,会没有任何事儿。但若是陈院长提的,肯定就不会易过关。 如果陈院长被牵连了,外科那一大串的人会生吃了你。你在省院就彻底没有市场了。你不如等试验反馈的结果好,等进药讨论时,请陈院长投一个赞成票。他是医疗院长,那一票有决定性作用。” 省院各外科的人员组成,徐强可能比李敏还更清楚。他明白李敏这一番话是在维护陈文强,但同时也是为他徐强好。他从善如流地把目标转向了消化内科。 麻烦是麻烦了一点儿,但钱主任那人好攻克,范主任那里用钱开路,他如愿把省院弄成了新药试验点之一。李敏不知道他还能说服了向主任。 徐强这人果然不一般。 * 李敏跟着谢逊又回到急诊。在内科的观察室,见到了那个面容痛苦的中年男人。急诊病历太潦草、太简单,几乎就是谢逊介绍的那样,嗯,多了个既往史:颈椎病。 但是在那个今年新分来的轮转大夫追问下,病人的既往史多了半年前无明显诱因的憋气,没有胸闷、胸痛、也无咳嗽、咳痰,在区医院输液治疗一周,好转出院,具体用药不详。 再细追问下去,患者就不是凌晨两三点开始上腹部疼痛的了。而是三天前出现憋气的症状加重,伴乏力,夜间不能平卧,腹胀、腹痛,间断性咳嗽,咳白痰少量,左下肢疼痛、发凉。 病史问完了,谢逊看向李敏:“师妹,你怎么看?” 李敏指着患者的左下肢,却问道:“我来查体?” 谢逊摇头:“让实习生查。” 患者抗拒。 谢逊绷着脸不容拒绝地“劝”他:“省院是教学医院,有教学任务。你别看我和李主任都挂着副主任的胸牌,但我们也是从实习生过来的。省院的任何一个大夫都是从实习生过来的。如果你不同意让实习生检查,你就去非教学医院看病吧。” 陪着他的人立即就打圆场,说:“谢主任你别生气,他就是难受,疼得受不了了。” “嗯。我不生气。你认真仔细查体。” 实习生上前,边查边汇报:“心率105次,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罗音,腹平软,剑突下压痛阳性,无反跳痛,无肾区叩击痛。左小腿的皮温比右侧感觉略低,双下肢无浮肿。” 那个轮转学生再查体也是这样的结果。 阳性体征就一个剑突下压痛。 谢逊就说:“走,回办公室。” 跟着的急诊内科大夫把已有的检查结果铺摆给谢逊和李敏看。胸透:双肺有斑片状影,双侧胸膜粘连增厚。建议做肺部ct检查。 “肺ct做了吗?” “做了。片子没过来,但电话给了结果,和胸透一致。” 一张张化验单从谢逊到李敏,再传给那两个小伙子看。心电图正常,腹部b超无异常所见。 “师妹,你怎么看?” “我建议重查心电图、血尿常规,生化,心肌酶,血尿淀粉酶、脂肪酶,肝肾功能。这都好几个小时了,也许过了窗口期,这些生化指标会出现改变。还有早上没有查d-二聚体,凝血三项要查。因为患者左下肢疼痛、发凉,没有解释。如果有左下肢静脉血栓……” “李主任,你怀疑什么?”急诊大夫问。 “肺栓塞。” “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目前初诊急性胃肠炎肯定是错误的了。心率105,你怎么解释?左下肢自诉疼痛,查体没有准确的压痛点,但是皮肤温度低于对侧,也没法解释。” ※※※※※※※※※※※※※※※※※※※※ 突然发现这样写,会……M.ThoNgA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