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外科大夫,虽然依靠手术刀治病,但临床诊疗决策在大脑,你得首先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像这个患者,虽然按结石收进来了。你要当作门诊诊断不存在的想法。先确定这患者是内科疾病、还是外科疾病,抑或是妇产科的事儿。” “是。” “你是住院医师,去找科里的住院总、主治医师帮你看一眼,明确诊断是否正确不丢人。而且科里专门设置了24小时负责的住院总,就是为了查缺补漏的。” “是。” “回去你把腹痛这个症状能涉及的全部疾病,按照炎症、梗阻、穿孔、动力性,包括血管源性的分类,认真地总结一遍,要完全,要有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不要遗漏辅助检查。周一的早晨交给我。” “是。” “你回去还要写一份检查。认真检讨为什么先入为主、自己没有深入的独立思考。周一一起交上来。” “是。” “记得明天早晚去icu看患者。” “是。” “你回去吧。” 小黄没想到自己这么容易就过关了,他朝陈文强微微躬身,然后脚步轻快地离开了。 * 陈文强看着他年轻的背影叹息:毕业就去普外,在不了解省院外科主任行事风格的情况下,听着是好事儿,先打好外科基础。可哪个人会想到普外程主任把持手术的“阴暗”心理,带得整个普外科的其他人都一个模子地做事儿。 哼!层层把持手术,完全没有传、帮、带新人的自觉认识。导致这几年分进来的大学生,除了谢逊这一个天赋卓绝的脱颖而出,其他人简直都没眼看了。 都是被程主任耽误的! 虽然人死帐烂,但是死人留下的烂摊子,自己还得给收拾利索了。陈文强按揉双侧的太阳穴,头疼不已。这些个年轻大夫的工作习惯,自己要一点点去纠正——比带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还累。 陈文强想到这里就要了交换台总机:“我是陈文强。给我接普外梁主任、胸外石主任、骨科王主任、还有急诊科向主任,他们几家的电话。” 电话很快通了。 “喂,我是陈文强,跟你们说一下今天十二楼的病历。”陈文强噼里啪啦地把病史以及病房接诊的小黄意见等说给他们几个。 然后,王主任先开口说:“老陈,这跟骨科没关系吧?” 向主任也同时问:“老陈,患者是在门诊就诊的、还是急诊这面就诊的?” 梁主任没想到这电话是多方通话,他等王主任和向主任俩说完了,才想开口呢,就听陈文强说:“不是跟你们有没有关系的事儿,而是年轻大夫的工作习惯。对上级医师的信服是应该有的,但盲目相信上级医师,具体到今天这个患者,就因为有相信门诊诊断的习惯,才出现了今天这样的事儿。” 说起相信上级医师诊断的话,三人立即都觉得自己明白陈文强打这个电话的意思了。又是王主任先开口了。 “老陈,相信上级医师是应该的。可是吧,”王主任想说得相信自己这样的,但是话到嘴边了,他却改成:“但这盲目也不应该。” “这不废话么,什么时候相信是应该的,什么时候相信是盲从?老王,你给我说个道道出来。” 向主任从到急诊科,每每想到王主任捡了一个大便宜,还是自己双手送上去的,他就气得不得了。但是几次开会,王主任都避其锋芒,让他想朝王主任发火也找不到借口。如今在电话里逮着了,他岂肯就这么放过去? 梁主任适时插话道:“要不咱们去趟十二楼吧。反正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当面好说话。” 陈文强也意识到在电话里有向主任搅合可能要误事,立即说:“那就给你们十五分钟走过来。”然后他把电话撂下了。 忙音传到向主任的耳朵里,向主任顿时有使劲儿高举的棒子落空,还差点儿闪到腰的感觉。他气哼哼地扣下电话机,决定一会儿跟老王好好掰扯掰扯。那家伙是不是当了两个多月的主任,忘记要跟着自己统一步调了? * 石主任放下电话就换衣服。 他老伴儿见他才沉着脸回来吃了饭、放下筷子就听电话后脸色变得更沉郁,现在又撂下电话还要往外走,就追着他问:“老石,是医院有什么事儿了?” “嗯。科里有个小大夫误诊了,但患者没事儿。你不用担心的。我过去跟陈院长碰个头。” “是你们科谁?小黄还是小郑?” 心胸外科的这些年轻大夫,都到石主任家来过,还都是医大毕业的,石主任老伴儿对这几个年轻人的感觉都很m.THONga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