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她这么问,立即往回走,坐到饭桌边。 小芳已经把饭菜摆好了。听着穆杰的回答,就偷偷朝李敏摇头。李敏笑笑去洗手。 等她洗手出来,就对穆杰说:“你现在可以走,但是不能走多了。否则即便骨折基本愈合了,也可能会因为你的运动量过大、骨折处承担不了压力出现停顿或是再度骨折。” “好。我今晚不走了。今天怎么回来晚了?”穆杰问。 “快下班儿的时候,十二楼发现了一个休克血压的患者。”李敏把事情跟穆杰说了一遍。 小芳惊呼出声。 穆杰问:“这样死了人是不是要算事故?” “唔——如果入院查体等是管床大夫亲自去做的,应该是技术水平不够,会不会认定为事故,那个可能要经过院务会还有鉴定委员会的。这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我也不了解。不好说。但就是没死人的话,估计也会被拿到全院大会上当样板,最轻也要被陈院长点名批评教育的。 李敏想了想又补充道:“若是他只看门诊病历的诊断,就把患者推给实习生去管了,那就妥妥的是责任事故了。实习生必须要在带教老师的视线下,才能进行诊疗活动。实习生听分派出事儿,责任归带教老师。” “与门诊有关吗?我记得患者入院诊断是结石的。” “有关,但门诊嘛,误诊是被允许的。可我估计这个患者,门诊没怎么仔细问,直接把她在另外一家三甲医院的资料拿来就用了。我没看入院病历首页,不知道是急诊收进来的还是门诊收进来。 但不管这个患者是门诊还是急诊收进来的,第一个接诊患者的大夫,也会被批评。估计也就是会说他们要认真一些,要尽量减少误诊了。” 小芳是没听明白的。但是穆杰皱着眉头问:“为什么门诊误诊被允许啊?” “门诊的患者流量很大的,有时候一个患者只有5分钟,甚至更少。不能详细地问诊和查体,也不可能有全面的辅助检查做支持,自然不可能马上给出百分百的正确诊断啊。” 穆杰不太接受李敏这个说法。 “你要不信的话,下周四我跟陈院长出门诊,你去看看我们专科的门诊。然后你就知道了。那还全部是专家号呢。” “就不能多些时间吗?比如平均每个人10分钟?” “那门诊大夫的数量至少得翻番。可那样,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编制。上面如果给省院足额够用的门诊编制了,其他医院给不给?不给的话,用不了多久,因为省院每个大夫给患者的看诊时间延长了,来省院看病的患者将会大幅增加。即使给了省院那些翻番的编制,最后也做不到每个患者有10分钟。 可要是做到哪家都一样的门诊大夫数量翻番,那也是没可能的。你说是不是? “嗯,也是。医学院不是扩招了很多年吗?” “是扩招了啊。我听梁主任说,以前的人有病就在家挺着,连公社医院都不去的。现在不光省城周边的郊区农民,就是偏远的农村,有病也会到县医院、市医院或者省城这些大医院来了。” “患者数量增加了。” 李敏点头。接着说:“除了没有医学生分给各医院,再还有个跟编制挂钩的财政拨款问题呢。上面给了编制也会增加医院的负担,听说按编制拨下来的工资不是百分百的。编制越多,医院往里填的工资份额越大。” 这就超出穆杰愿意讨论的话题范围了。他顿时打住话头不再发问,给李敏夹了一块鱼:“吃鱼。这个是今天买的海昌,挺新鲜的。” “嗯。” * 陈文强过来手术室,然后很快又离开,是石主任预料之中的事情。因为这个手术本身没有什么难度,这个病的难度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上的。 但石主任为了预防万一,还是看着潘志完成了后面的手术。其实打开腹腔,发现患者满肚子不凝血时,石主任都未想上台。这样级别的手术,潘志完全能够担任得了术者。但是架不住患者的血压往下掉得太厉害了,他还是被麻醉大夫催上了手术台。 陈文强过来,正好给了他一个下台的借口。 麻醉大夫看着巡台护士又给患者挂上400ml血,立即在术中的医嘱单上记上了一笔。然后他看着术野问:“潘大夫,差不多了吧?” “嗯,等我再冲洗一遍腹腔,下个引流就可以了。” “2400ml血。你们这个手术可开创了异位妊娠输血的新纪录。”麻醉大夫调侃潘志。 潘志笑眯眯地开始胡说:“是你开创了记录,不是我。我备2000ml的血,你可以一袋也不挂啊。” “切!敢做不敢当的。我说你们怎么这么晚才发现是异位妊娠啊?”准备关腹了,手术间的气氛也松弛下来。 但这话,潘志就不好接了。他借口让小黄关腹,错过回答麻醉大夫的问话。然后他接着问道:“血压多少了?” “106/70。”麻烦大夫见潘志不回答自己,就带着情绪说:“你看看吸引器那罐子里,至少是4000ml血。我不给你输m.thoNGa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