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签放入盆里。她这样谨慎,是因为龙胆紫的棉签落到盆外,绝对会引来冯姐的大呼小叫; 另一个划线时的谨慎,是因为这个男孩子的情况特殊,容不得手术有半点差池,更容不得失败。虽然神经外科的手术入路,会根据肿瘤的位置来选,但今天这个算是比较标准的顶枕开颅枕下幕上入路了。 “老师,我去刷手了。” “嗯。去吧。”陈文强抱肘看着李敏才画的那四条线陷入沉思。 李敏刷手、泡手后回来,见陈文强在给进修大夫、以及实习生讲解,为什么选那四条线做切口。 马大夫一边消毒一边听。 “ct和磁共振的片子都给你们讲过了。三脑室后的肿瘤,这是最适合的手术径路。没有更多的为什么。深究起来就是一定要有足够的手术视野、最少的组织损伤、最短接触到病变部位的距离。” 陈文强见李敏回来,便去刷手。由李敏上手配合马大夫一起铺最后一层的大孔单。这也是师徒俩无声的默契,那就是必须有一个人守着患者,不能把患者交给进修大夫和实习生。这不是那天抢救的时候了。 “开啦?”李敏问刘主任、 “开吧。” 李敏站在正中术者的位置,手挥大圆刀迅速划开1、2、3线,然后将皮瓣与颅骨剥离、整个向下翻转到上项线,也就是术前画的4线。 “冲洗。”李敏喊一声,器械护士立即把温盐水盆、吸球递到她面前。 上项线暴露的很好,矢状缝、人字缝也完全暴露出来了。彻底止血后,李敏再度与陈文强确定4个钻孔点:“2孔在上项线的外端,3孔在人字缝和矢状缝的这个交点,4孔在枕外粗隆。1孔与他们构成正四边形。唔,接近正四边形。” “可以,钻吧。你们再外后退半步,马大夫往外半步。等下不准碰到李大夫。”陈文强让李敏继续做。 “是。”五个人都让出位置。 “骨钻。线锯。”李敏谨慎小心地操作着,直到整块骨瓣拿下来了,她才轻轻地松了一口气。 “下一步,咱们要切开硬脑膜,暴露横窦和矢状窦的夹角。”陈文强继续讲解,没有接过来要做术者的打算。 “大十字切开?”李敏问。 “可以。” “尖刀。”李敏伸手,徐丽将尖刀柄拍到李敏的手心。 “大圆针,4号线。”李敏将十字切开的硬脑膜四个尖角,各缝一针悬吊。 “自动脑板。” 李敏带着马大夫做手术,陈文强继续边看边讲解。他伸手帮着李敏固定自动脑板,用脑板向后上牵拉枕叶底和内侧面的交界处。 “你们看,这就是横窦和矢状窦的夹角。”陈文强边讲边配合李敏的进程。 “尖刀。”李敏要了尖刀,翻转刀柄的尾端在小脑幕上虚划了一道。“老师,这里可以吗?” “落点再上抬0.2厘米。” 李敏又重新虚画了一下。 “可以了。” 小脑幕切开,暴露了小脑的表面,进一步切开和分离了四叠体池蛛网膜后,就暴露了三脑室后区域及其肿瘤。 “术前,我给你们讲过这个磁共振的片子。肿瘤位于三脑池后部及四叠体池内。在中脑和小脑的上方,所以中脑和小脑有受压,导水管阻塞。你们刚才看到李大夫切开四叠体池曾放液减压。小李,注意大脑大静脉。” “嗯。” * 肿瘤被暴露出来了。表面光滑,周围边界清晰,肿瘤的内侧在大静脉的下面,后面有小脑覆盖。 关键的时候到了,前面的所有都为了暴露出来这个肿瘤。 李敏要了吸球,将肿瘤表面冲洗干净。表面光滑的肿瘤,如同一个大鸽子蛋,任由他们欣赏。 这样囊性的肿瘤,最好的操作是整个地剥离,但是这个部位的特殊性,决定李敏不能按常规来做。 “切开?” “切吧。” “尖刀。” 李敏划开肿瘤的表皮,用刮匙将肿瘤内容物一点点地取出来。 “送病理。先做冰冻切片。” 下面就要把肿瘤囊壁与周围组织分开了。 “小圆针1号线。”李敏将肿瘤的囊壁缝了两针用作牵拉。微微提了一下,她对陈文强说:“老师,粘连感。” “嗯。显微镜。”陈文强发话了。 “马大夫,你让开。”巡台护士冯姐出声。 马大夫赶紧让出位置,让她帮陈文强和李敏戴上目镜。 “针状剥离子。” “鳄嘴镊、剪刀。” 俩人要了东西,开始沿着肿瘤的外侧囊壁进行分离…… 李敏一手提着肿瘤囊壁的牵M.THoNGa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