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就全包完了。穆杰和潘志把两块面板整个端去厨房,李敏把垫在饭桌上的几条毛巾拾掇起来。 “哪来的这么多新毛巾?” 小艳过来说:“我和穆叔才买的新毛巾。敏姨,这个你给我,我知道哪个颜色是给你家的。” “你跟他一起逛街了?不害怕他了?怎么卖这么多,便宜啊?” 小艳抿嘴一笑说:“我跟在他身后跑,顾不上害怕了。这是菜市场推车卖的,十块钱六条。”然后拿着那些毛巾去厨房了。 “来,一人先吃几个元宵,然后咱们就吃饺子。”俩男人一人端了两碗元宵过来。 “小艳呢?” “她在厨房下饺子呢,给她留了一碗。” 李敏一边吹元宵汤、一边跟潘志说换班的事儿。潘志立即就应下了。“你放心回去,周末我可以帮着你看那俩烧伤的患者。” 潘志跟着李敏去看了两次换药,对那俩烧伤患者有了大概的印象。 “那先谢谢啦。”李敏谢过潘志,又满是遗憾地跟严虹说:“往年听说南湖公园有灯会,一直没去看过。我们科里的陪护说今年还有灯会。可你今年这样又没法去看了。不然咱们四个打一辆出租车去看灯多好。” 严虹被李敏说得活心了,但她摸着肚子犹豫了一下说:“你跟你家穆杰去看吧,我和潘志明年再去。” “对,我们明年抱着潘安去。”潘志看到严虹脸上的遗憾,赶紧安慰一句。 “潘师兄,你可拉倒吧。几个月的孩子你抱出去看灯,冻着了呢。” “嘿嘿。”潘志笑了一下。 “他欢喜傻啦。”穆杰给潘志盖章。 潘志点点头说:“我理解你也想欢喜傻了、却暂时还不成的心理。” 李敏和严虹交换一下眼神,这俩人怎么了?小艳端了两盘饺子过来,及时地岔开了俩人的“针锋相对”。 吃完饺子严虹就说:“小艳你在这儿收拾了,我们回家了。敏敏,你们看灯去吧。你记得早点儿回来,太晚了车少。” “好。 ” * 穆杰见李敏安排了今晚去看灯,他是既高兴又不大想去。高兴的可算是严虹他们一家走了,把家还给了自己和敏敏。看灯,那有什么好看的。那有灯下看美人好! 但是看李敏兴致勃勃的,他便默默地切了一大块姜丢到电饭锅里,调到煮粥的那一档,还对催自己快点儿的李敏解释:“这个给你回来烫脚的。” 好吧。那就不催你了。 俩人到正门搭出租车过去,单程30元,往返50元。那司机很热情地游说他俩:“到时候我可以在南湖公园对面等你们的。不然等灯会散场了,哪里都是人,很难打到车的。” 穆杰就与他聊天:“灯会几点结束?” “十点半。再晚也没人了。你们现在这个点过去好,到哪儿也就刚过7点钟,人少,你们可以消停地先逛一个小时。听说晚上八点正,还要在湖面放烟花呢。你们可以先找个好地方看。” 穆杰和他一路聊到南湖公园门口,到底是没有约定返程也用他的车。南湖公园门口的出租车太多了,到时候上哪儿找人去。 门票5元! 售票处灯火辉煌,亮如白昼。五六个售票窗口都打开了售票,但是每个窗口前都排了不短的队伍。排队的基本都是年轻的小伙子,站在他们身边陪着的年轻姑娘,与其关系多数看起来是情侣,或者是结婚不久的小夫妻之类的女人。 李敏就听侧面的一对小夫妻在说:“白天不要票的。晚上怎么还要起门票了。” 那青年男子的说话声音还挺大的。 李敏身后的那个女人就嘀咕:“白天能看到灯么?” 不想跟着她在一起的男人,很认真地说:“看是能看到,就是不会通电也不会点蜡烛的。” “那看个什么劲儿?!” “是啊,所以咱们晚上来看了。” 李敏跟着穆杰走到窗口了,售票员透过玻璃窗看一眼买票的穆杰,问:“带了军人证了吗?” “带了。”穆杰把证件递过去。 窗口里的女人招呼身后的人过来看证件,然后递还给穆杰,里面夹了五块钱、一张门票。她对穆杰说:“军人免费,你直接拿军人证进去就可以了。下回再来不用排队的。最左面的窗口有军人优先的牌子。” 穆杰接过证件,朝里面道谢。 站在他身后的小伙子往窗口递钱:“两张。”还不忘瞪着眼睛看穆杰说:“行啊,哥们有优先窗口不去在这儿排队。” 穆杰笑笑,拉着李敏去入口。 “糖葫芦、糖葫芦,一块钱一根。酸甜可口的大山楂。”此起彼伏的喊声,让南湖公园的大门前,喧闹得如同菜市场。那些挤在想入场的、一对对年轻人中间的小贩,让人不得不避让他们、尤其是那扎满糖葫芦的草把子。 “吃吗?” “不吃。这么多人,太脏了。” 俩人跟着人流进门,穆杰摘了手套,把李敏的手塞进自己的大衣兜里,俩人十指相扣。“这么多人,可别走散了。以前没来看过吗?离你们学校远?” “不远。只是黑灯瞎火的。我天黑了不出门的。” 迎面是一个巨大的M.thOngA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