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没有在家休息多久,就按照陈文强的要求提前回到科里。李主任这一去,外科首先就要调整值班小组。然后他还想问问陈文强,明天送李主任夫妻是怎么安排的。 及至到了科里,见陈文强提起要把潘志转到胸外科的事儿来,他想起王大志对自己委婉的请求,就对陈文强说:“潘志或者是王大夫都行。” 陈文强却犹豫了一下说:“胸外科这么多术后的,现有的力量太薄弱了。那王大志在急诊,也不好马上召回病房来。再一个我考虑他进修过腔镜,在外科临床大夫里,他是唯一的一份,我觉得他还是归去普外那边比较好。” “潘志毕业的时间虽然短,但他出身医大,书本知识要比王大夫好很多。对加强你胸外的技术实力有帮助。再说他前年也晋了主治医,尽管是普外专业的,但普外转普胸也是常有的事儿。至于他以后要不要定心胸,等过了这段时间,你看看他是不是能干得了胸外再说了。” 陈文强这番话既考虑了胸外科的现状,也考虑到了王大志的技术特点。 “老梁,你觉得怎么样?把潘志调给老石,等月底王大志急诊轮转结束,他就去你们普外。这两三周你可能要辛苦一点儿,等谢逊回来也就好了。” 梁主任点头应允:“没问题。普外这次没收几个伤者,先解决老石这边人手不足的事儿。免得你们这面不是白天缺人、就是晚上连轴转的。任谁也不是铁打的,都熬不住的。” 他觉得拿王大夫换潘志,也没什么不可以的。反正普外除了那俩工农兵大学生,全是正经本科院校毕业的,不差潘志一个。 陈文强见梁主任同意放人,就转头去看石主任。 “老石,你的意思呢?” 听完陈文强的解释,石主任叹服他这样的考量。凭心而言,石主任还是愿意潘志过来胸外科这面。不论是医学基础还是为人处事、甚至年龄梯度等,潘志显然都比王大夫要合适很多。自己只需要告诉王大夫,陈文强有把他归到普外的想法就足够、足够了。 梁主任就问他:“那值班呢?得怎么调整?” 陈文强看看手表说:“小李,你催下向主任,怎么还不到?” 李敏就往向主任家里打电话,家里说他早出来了。再打去科里,科里说他去胸外科了。陈文强听了这样的结果,脸上的不耐烦就收起来。 “我的意思是:老李那组原来定的今年不休年假和探亲假什么的。现在就让和他一组的年轻人休假了,等月底回来转急诊去。去年9月去急诊的那几个,回病房要调换一下科室,原来在普外的去骨科,骨科的去普外。现在的六组值班、一组休假,就先维持几个月,等谢逊进修回来就还是七组值班、一组休假。” 李敏把这些安排都记录下来。然后捧给陈文强检查。 向主任来的也不算慢,他进门就跟陈文强解释:“陈院长,不好意思迟到啦。那个我在科里才要过来,遇上点儿小事,值班大夫拿不准,我就只能看完患者才过来。” 陈文强点点头,算是接受了他的解释。他吩咐李敏说:“小李,把刚才的记录给向主任看看。” 调潘志到胸外与向主任无关;让王大志进普外也与他无关;年轻小大夫的轮转,对他影响也不大。等他把值班小组和休假的安排看完了,陈文强的安排也都是公事公办的,他自然没有反对意见。 “那么3月1号,顾大夫和宋大夫去急诊。王大志去普外。他们的值班编组,等3月1号的时候统一调整。潘志过来胸外科,暂时还算你们普外值班的人头数。” 这是最省劲的工作安排了。三个外科主任都没有反对意见。 最后陈文强说:“我看马大夫和邓大夫有一定的脑外科基础,这几天攒下的开颅术后的伤者也比较多,我不能一直在科里守着,我准备把他俩留这边给小李帮忙。差不多也要到月底吧。你看怎么样,老向?” “行啊。”骨科人手充足,向主任不在乎两个进修大夫的。 陈文强想想又说:“老向,你得空问问他俩,九月份愿意不愿意留下来再进修一年神经外科。” “什么?你老陈要收进修大夫了?你还问他俩愿意不愿意?我跟你说,你要收进修大夫的消息散出去,咱们省院医务科的门槛得被踩平了。” 陈文强略谦虚地笑笑说:“神经外科的手术量有限,若招了人不能提供足够的锻炼机会,耽误人家就不好了。” * 石主任见李敏把后来的这些记录给陈文强看过、签字了,就问他:“明天怎么安排?” 向主任就说:“我和老王都想去。想去送老李最后一程。一起工作了半辈子的。” “不然就让卞主任和许主任看家?咱们几个去了就回来,不吃回灵饭了?”石主任M.tHONgA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