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却不得不认怂。他如果不肯赎回这些将士,人心必散,就不会再有人愿意为他作战了。即使是中军,也是以益州人为主,真正来自中原的人非常有限。就算他不想赎,其他人也不会愿意看着同伴被徐晃斩杀或者饿死。 事已至此,再战无益。曹操答应了徐晃的条件,用三万石粮食和大量的丝绸、金帛赎回了受伤的将士,共耗一千余万钱,人均万钱。 钱多钱少是小事,粮食才是关键。三万石粮食足够徐晃吃一年,而曹操损失了这三万石粮食后,已经无法再攻。就算他能约束部下,巴西世家也不愿意再拿三万石粮食支持他。 经过与辛评、张肃等人商议,曹操决定撤八濛山之围,退守宕渠,然后与黄忠议降。 受此重创,冯鸾等人不愿再战,却不反对议降。既然是议降,自然抱团的人越多越好,有蜀王出面议降,比他们直接向黄忠投降更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因此,他们不仅不反对曹操的这个方案,反而积极支持。不仅自己支持,还主动建议联合其他县的世家,一起和黄忠谈判。 人越多,议价能力越强。 曹操正中下怀。对这些大族的心思,他一清二楚。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放弃的。如果他坚持继续进攻,冯鸾等人很可能立刻就翻脸,暗中和黄忠串通,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反戈一击。他主动提出议降,冯鸾等人反而不希望他投降得太快,否则他们的利益根本无法得到保证。 议降毕竟只是议,而不是降。如果黄忠无法满足他们的条件,冯鸾等人很可能会恼羞成怒,反而主动要求作战。如此一来,他就可以安然渡过这段时间,是战是降,看情况再定。 对峙大半个月,恶战两日,曹操虽然用尽心机,却没能攻克八濛山,反而损失折将,只得退守宕渠。 得知徐晃大胜,曹操撤兵,黄忠也停止了对滚龙坡的进攻。史涣、张任守得很稳,攻击滚龙坡的行动并不顺利。既然徐晃之围已解,他也就不必急于一时了。 很快,曹操的使者来到黄忠面前。 徐晃占据了八濛山,并且重创了曹操率领的主力,取得了不小的胜利。可是整个形势并没有因此逆转,曹操依然控制着宕渠,控制着巴西郡。除非攻克宕渠,黄忠无法真正在巴西郡立足。 宣汉一县户口有限,供养不起他的几万大军,还要依赖汉中方向的支援。物资从襄阳运来,翻越大巴山,消耗惊人,注定无法长久。摆在黄忠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迅速击败曹操,攻占整个巴西,以巴西的钱粮供养大军。要么留下一部分人马,主力撤回西城。 此时此刻,曹操派人议降,对他来说也是一个解决之道,至少要比主力撤回西城来得有意义。就算他不愿意接受这个结果,他也无权拒绝,必须上奏天子,请天子定夺。 他能做的,只是在圣旨到达之前,尽一切可能的寻找战机。如果能彻底击败曹操,夺取巴西,无疑是最好的结果。 第2482章 戚戚的杨修 吴八年,三月三,上巳。 汝阳因汝水而名,却离汝水很远,离颍水很近。 冬去春来,天气回暖,正是邀上三五好友,选上一个水清草绿之处,洗浴一番,换上春装,举杯对酌,赏花赏景的好时候。汝阳的百姓倾城而出,颍水边人头攒动,鲜艳的衣衫如蝴蝶的翅膀一样斑斓,充满朝气的面庞,矫健灵活的身姿,朗朗的笑声,无不吸引着路人的目光,昭示着春天的到来。 天下贤良文学齐聚汝阳,自然不会不能少了修禊这样的雅事。颍水的支流商水之畔,精致的草席星罗棋布,大大小小的书案上摆着笔墨纸砚,无数人或坐或立,盯着溪水中顺水漂行的洒杯,有人紧张,有人期待,却大多面带微笑,不失翩翩风度。 众目睽睽之下,谁也不想失了气度,被天下士子耻笑。 在一个地势稍高的树荫之下,孙策一身常服,抱膝而坐,看着水畔的贤良文学们,嘴角挑起一丝若有若无的浅笑。皇后袁衡坐在一旁,与袁权、尹姁说着闲话,身边跟着两个年轻的宫女,一个抱着襁褓的乳母。大双、小双却围着乳母,拨弄着弟弟粉嫩的小脸,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m.thoNGA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