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轻叹。“陛下,最近形势如何?” 天子松了一口气,如释重负。荀彧终究还是心疼他的,没有弃他于不顾。有荀彧帮助谋划,他就有信心多了。刘晔谋略出众,但独木难支,且在眼界上终究欠荀彧一筹,让他参谋军事,临机应变没问题,涉及到大局,总觉得有一些力不从心。这可能和他的经历有关,也是性格使然,比起荀彧,刘晔的性子未免着急了些。 天子没有带任何资料,但他却将这几个月来的事情一件一件的说得清清楚楚,即使有些事并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他也能推理得合情合理,时有洞见。荀彧听了,既欣慰又难受。论天资,论勤奋,天子堪称明主,若不是遇到孙策这样的对手,中兴未必不可能。他运气太差了,遇到了孙策这样奇才,再努力也没什么意义,只会让他更绝望。 听天子说完,荀彧沉默了片刻,突然说道:“陛下,你向后退一退。” 天子不明所以,却还是向后挪了挪。 荀彧又道:“你打我一拳,尽全力。” 天子吃一惊,连忙说道:“令君,我岂敢对令君无礼……” “无妨。”荀彧一边说,一边向后靠了靠。天子见状,眉头微蹙,看了看自己的拳头,若有所思。“令君的意思是说,孙策已是强弩之末?” 见天子已经领悟了他的意思,荀彧很欣慰,但欣慰一闪而过,剩下的却是浓浓的悲哀。天子再聪明又如何,他终究还是不敌孙策。虽然他们年龄相差不大,但孙策却有着同龄人望尘莫及的眼界和智慧,即使天子也无法与之比肩。 “不是强弩之末,而是鞭长莫及,虽然这只是暂时的,用不了多久,他手里的这根鞭子就会变得长,长到足以鞭笞天下。陛下,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可是孙策造出的巨型抛石机却能在三百步外洞穿城门了。假以时日,焉知他不能造出射程更远,威力更大,足以击破城墙的抛石机?” 天子倒吸了一口凉气,瞪大了眼睛。“攻破城墙的抛石机?令君是说,现在的巨型抛石机还可以变得更大?” 荀彧摇了摇头。“陛下,抛石机只是一个例子,也许孙策造不出能击破城墙的抛石机,但他却会越来越强,强到让所有的对手都望尘莫及。为何?因为他有越来越多的工匠,通晓文字的工匠。造海船,建抛石机的是谁?黄氏父女、张奋,他们都是自学成才,只是对木学有兴趣,幸得其遇,有了发挥的机会,就像几颗种子恰好落在了肥沃的土壤里,长成了大树。现在孙策办木学堂,那就是有意种树,他收获的不是几根树,而是一整片树林。将来他拥有的不是一个两个黄氏父女、张奋,而是百个、千个,你说,他有没有可能造出击破城墙的抛石机?” 天子浑身冰凉,手脚发麻。他被荀彧描绘的情景吓坏了。“这……这可怎么办?” “退,在他的鞭子抽到身上之前退。” 天子的眼神渐渐冷了下来。“令君是说,我应该取贾诩中策,远走西域蛮夷之地?” 荀彧暗自叹了一口气。天子太聪明,也太固执,想劝他退是不可能了。“陛下,你学过剑,应该知道如何以弱胜强,什么时候反击成功的机会最大。” 第2095章 诱饵 刘晔看着天子进门,起身相迎。 天子看看刘晔,欲言又止。他慢慢走过中庭,拾阶登堂,站在堂前,曹丕赶了过来,为天子解履。天子也没什么反应,自顾自地上了堂,背对着刘晔,一动不动地站着,半晌没有说话。 刘晔心中不安,试探地说了一句:“陛下,臣已经着人拟好了给袁谭的诏书,陛下是否审阅?” 天子答非所问。“子扬,如果袁谭丢了河北,我们还有机会吗?” “袁谭丢了河北……”刘晔愣了片刻,眉头紧蹙,沉吟良久。“当然还有。水师虽利,难入关中,抛石机虽强,不能破太行,居高临下,据险而守,还是有机会。只是……” “只是难以长久。天下财富大半在关东,孙策又夺世家产业,计口授田,百姓向往,户口滋生,关东的人口会增加,关西的人口不足以相抗。朝廷既少财富,又少户口,怕是无法持久对峙,对吧?那你说,我们能坚持多少年?” 刘晔有些挠头。这个预测可不好做,尤其是面对孙策这个对手时,谁知道他还有多少暗藏的利器。所有的预测都是建立在常识的基础上,如果这个常识被打破,预测自然无从谈起。 “没把握?”天子转过身,打量着刘晔,嘴角轻挑。 刘晔虽然有些难受,却还是点了点头。他现在的确没把握。接连几次预测都落了空,让他不敢再轻易判断形势,生怕再误导了天子,引发难以挽回的灾难。情况不明,自然是保守些比较安全。m.thONgA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