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策行三国

第572节


讽不仅有黄承彦、孙辅这两个女婿,还有张温那个姊夫,虽然张温已经死了,但南阳穰县张家依然是一个大家族,穰县是南阳的重要产粮区,穰县的稳定关系到整个南阳的稳定,南阳不稳又会让关中有机可趁。
  “那你说说,该如何处置?”
  “以臣之见,将军毋须出面,只要重新选定镇守襄阳的人选即可。蔡家暴富,必然有很多不法之事,或是挤压市场,或是偷逃税款,只要严格执法,蔡家难逃惩处。届时将结果公诸于众,既可以安众人之心,不会引发误解,又可以惩戒襄阳诸家,整顿襄阳政务,又不至于影响襄阳形势。”
  “谁适合主持襄阳事务?”
  “张长史,或吴九江(吴景)。”
  孙策摇摇头。“孔明,这两个人都不错,但都不是最合适的人选。”
  诸葛亮思索片刻。“还请将军指点。”
  “你忘了一个人,荆州刺史杜伯侯。”
  诸葛亮愣了一下,哑然失笑,挠挠头。“将军不提醒,我真把他忘了。没错,此人的确是最佳人选。坐镇襄阳,统辖荆北三郡,非他莫属,况且刺史六条中的第一条就是针对强宗豪右,由荆州刺史出面再合适不过了。将军,你打算将荆州刺史的治所移到襄阳吗?”
  “不,我打算取消刺史的治所,恢复刺史的本来面目。刺史应该是过江龙,固定在一个地方容易成为坐地虎,有违初衷,反倒成了隐患。”
  诸葛亮沉吟了片刻,点头称是。
  两人一边走一边说,很快就回到了大营。大营里很安静,中军大帐亮着灯,张承正在帐中值守。听到孙策和诸葛亮的说话声,他起身相迎,和他一起出来的还有庞统。孙策很惊讶,庞统这两天正在准备婚礼,非常忙,他特地让庞统不要来迎接。
  “士元,你怎么来了?”
  庞统笑道:“出了这么大的事,我不来拜见将军,既对将军不忠,又对乡党不义,恐怕到时候连请客都请不到了。”
  孙策笑道:“这么说,你是来说情的?”
  “我若是来说情,哪里还敢坐在这里等。我只要来了就行,本来也就是让他们看看的,免得落人闲话。我自己无所谓,婚后就要举家随将军起程,只是伯父留在襄阳,不能让他被乡党说三道四。”
  孙策大笑,伸手拍拍庞统的肩膀。“士元啊,看来你并不了解庞公。他岂是那些在乎别人说三道四的闲人?我跟你说,他远比你想象的要开明。我们刚从你伯父的草庐回来,相谈甚欢。”
  “还是将军能说服人。”庞统拱拱手。
  孙策微怔。听庞统这意思,他之前已经劝过庞德公?“你碰过壁了?”
  庞统笑道:“其实也算不上碰壁,现在看来,我伯父并非不肯,只是要等将军出面,各得其所。”
  孙策恍然大悟,不得不佩服庞德公这老狐狸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鱼梁洲和蔡洲隔水相望,蔡家什么作派,庞德公自然看在眼里,他早就预料到了今天的一切,也知道他会登门拜访。如此一来,庞家得到了提升的机会,得到顶替蔡家成为襄阳领袖,他得到了礼贤下士的名声,可不正是各得其所。
  怪不得有人说庞德公才是襄阳士林的大佬,诸葛亮出山辅助刘备的幕后推手。
  第1606章 暴利
  杜畿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江南。江南四郡初定,又推行屯田,大批关中、河南的百姓南迁,还有不少黄巾旧部,与当地的土著之间常有冲突,杜畿就在四郡巡视,调整纠纷,必要时进行武力镇压。他有两千精锐,完全可以应对大部分战事,甚至不需要动用郡兵。
  杜畿身为荆州刺史,与周瑜、张纮合作,但他不向周瑜、张纮负责,他直接向孙策汇报工作,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报告送到孙策的面前。孙策对杜畿的工作非常清楚,对他的工作能力也非常满意。江南既然平定,该把杜畿调到襄阳来了。
  襄阳是个适合做荆州刺史治所的地方,但孙策不打算将襄阳作为刺史治所。杜畿忠心无虞,不代表其他刺史也能如此,州的实力太强,足以形成割据,他自己割据东南,可不希望自己的部下也割据一方。从一开始,他就有意将政权、军权、监察权分开,以免控制于一人之手,形成私人势力。M.ThONGADAy.net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策行三国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