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工而已,属各衙门管辖。 他们也见到了大量百姓有工作的好处。 闹事的少了,工人赚了钱,开始消费了,凉京肉眼可见的繁荣,就有他们贡献的功劳。 百姓有了工作,安居乐业,太平得很。 众人议论纷纷,讨论着其中的利弊。 甚至还让人拟了一个花费的单子来。 莫少珩也说了说,清洁司的责任和章程。 其实有了垃圾桶,一大条街也只需要一个清洁人员负责就行。 就是……需要起早摸黑了一些。 在百姓没有起来之前,他们就得将街道清扫干净。 在一天的热闹繁华结束后,他们也得将这些繁华背后留下的痕迹扫除。 百姓,看到的总是干净的凉京城,肮脏的一面只留给了这些清洁的工人。 向他们致敬。 工作比较累,但工资合理的话,应该也能够招收到人。 商议的结果,依旧是在凉京试行。 仅仅是建设一个凉京,朝廷还是储备得有这么有点钱的。 下了朝。 没多久。 大街小巷就开始立起这么一个个“奇怪”的木桶。 凉京的百姓,自然会好奇,朝廷摆这些干什么? 被抓来当壮丁的国子监和义务教育的学生,就负责讲解垃圾桶的使用了。 与此同时,街道上也出现了,手持扫帚,一天不停歇扫地的清洁工人。 最开始,是足够的幸苦。 但百姓养成了不随手扔垃圾的习惯,他们更多的工作也就会在清理垃圾桶上,反而会轻松不少。 凉京的变化,太明显了。 甚至百姓一大早走在街道上,都有些出神。 看着干干净净的街道,愣是不敢认。 “这就是三街战报上说的,朝廷和百姓携手,共建文明城池?” 感觉,似乎还不错。 当然一时间,要改掉坏习惯,也不是那么轻松的。 但现在,乱扔垃圾,会被清洁的工人幽怨地盯着,多少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更不好意思的是,还有小学生跑过来,将他们扔地上的垃圾捡起来,礼貌的说上一声,“垃圾得扔进垃圾桶里面,不然我们凉京就不漂亮了。” 人和人不同,但至少的确让大部分凉京百姓开始注意他们的一些行为了。 这么干净美好的城池,谁不喜欢。 甚至有些沾沾自喜呢,这是他们的凉京。 与此同时,莫少珩农庄上的庄稼也收割完了。 莫少珩和赵棣,正坐在马车上,去查账。 莫少珩剥开牛轧糖的糖纸,往赵棣嘴巴塞,“甜吧?” 牛轧糖现在已经成了贵族中最流行的东西了,特别是贵族的少爷小姐,兜里怎么也得揣着一把。 一种新糖的出现,名声传得飞快。 赵棣点了点头。 莫少珩继续道,“糖的销量极好,因为是稀缺商品,经济效益极高,比种粟米这些值钱多了。” 赵棣看向莫少珩,他就知道莫少珩在想什么,但……他们的地用来种甜菜,还是莫少珩得了圣人的特批的原因。 想要扩产,就得让其他人,用耕地帮着种。 这就要显得麻烦一些了。 莫少珩的目的的确如此,别看仅仅是让其他人跟着帮种甜菜,他直接进行收购。 看似一件小事,但却是和国情背道而驰,不是那么容易的。 所以,莫少珩这是要拉着赵棣,一起去说通圣人和朝廷百官。 莫少珩说道,“以糖的价值来说,我用高于粟米的价格收购百姓手中的甜菜,依旧能赚很大一笔,那些东唐的商人还有外域的商人,早就想找我收购糖了,但产量实在不足,暂时没有理会。”M.tHoNga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