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项族势力已经大大缩减的时候还搞内斗,简直短视至极。 这里还要说到党项和宋的爱恨情仇了,其实严格来说,党项的确有一部分土地应该是属于宋国,因为当时的党项首领李继捧曾经带着族人、家产,去找宋太宗要求加入宋国,并且献出五州,太宗允许了。 不过李德明的老爹李继迁反对,他当时带着兄弟们叛逃宋国,寻求了辽国的支持,辽国为了遏制住宋西北势力便扶持其上位,李继捧被打下去了,这块地自然无法兑现。 而这次,党项的二子和三子也打了同样的注意。 他们二人为了争夺嗣子之位同时向宋国和辽国寻求帮助,并且给予了扶持后的承诺,宋国这边拿到的承诺便是二子传来的。 如果宋主选择他,他愿意像他堂叔一样,献上夏、宥、盐三州,并且退出秦汉长城以外,向宋国称臣。 这个条件的确足够优渥,如果党项可以退出秦汉长城的防御范围,宋国的永兴军和保德军均可以大大减轻负担,将布兵重点放在北边和辽国的交界线。并且安心聚集力量以求取云地。 他们唯一顾忌的便是党项三子向辽国承诺了什么。倘若他们将这块土地割让给了辽国,对于宋国无异于两面夹击,党项这一次再次扮演了宋辽两国之间搅屎棍的角色,然而比之辽国,宋无疑更有优势。 宋国的移民政策非常成功,大量在西部扎根下来的各行各业人才给当地人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变化,首当其冲便是语言和文化。 想要和宋国人做生意,你就得学会汉话,想要和宋国人做朋友,你就得搞明白汉文学,想要和宋国人做儿女亲家,你就得弄明白宋国传统。 数年间,扎根在西北区的年轻人都成了周边当地人眼中的“金龟婿”,到了西北地的年轻人在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之后,很快将文化一并传给了游牧民族,其中第一传入的便是话本文化,加上宋国屡次进行的“支边”行动,和善友好的宋国人比起遥远的辽国人来说更能得到当地民众的好感。 在部分地区,虽然宋国并未干涉其内政,但是友好的宋国人常在党项人需要的时候提供些帮助,自然更得民心,游牧民族慕强,宋国边军骁勇善战,还敢深入山区帮着牧民宰杀偷猎他们家畜的草原狼,如此种种行为均是刷足了他们的好感度。 对于下头的人民来说,他们对于国家、政府、党派均都并不敏感,谁能给好日子过便倾向于哪一方,在不知不觉间,他们已自行通过种种手段完成了汉化和秦汉。 这一年十月,夏国公李德明驾薨,死前其立二子为世子,三子不满父亲的决定,联合部分党羽,外通辽军意图谋反,屯守于附近的宋军在接到求援后长途奔袭,及时制止了辽国干涉他国内政之举,并且因此与之对峙长达两旬。 其后在二子携党项兵士自行平定叛乱后方才退去。 由于李德明因急病过世,在死之前他并未来得及向宋国请封世子之位,这一点也是辽国干涉其中的理由,作为另一个宗主国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自然也有资格指定继承人,好在如今作为直系血脉的李德明之子只剩下一个,在宋国拒绝释放李元昊的情况下,党项诸人唯有捧立李成遇。 其即位后也如约将三州有条件割让给宋国,虽然此举亦是引得党项本族内人士的反对,但是常言道请神容易送神难,当着宋国边军的面,谁也没胆子将这一番话说出来。 好在此块土地本来也算不得是党M.tHonGa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