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老人冬日难熬,等到春暖花开的日子就好。但今年京城的冬天格外愣,总让人感觉春天不会来似的。 康熙一向孝顺,这么多年,对这个从不乱插手朝政,很有分寸的太后还是有几分母子情的。因而心里也一直惦记些太后的身体。 此时的慈宁宫里却并不像康熙想的冷清。他走到门口就听见里面有欢声笑语传出来,好不热闹的样子。 “看来不止朕一个人想着皇额娘。”康熙笑着道。 “奴才听着像是五爷的声音。”李德全在后面回道。 “嗯,像是老五一家子。”康熙道。里面传出来的还有小孩子的声音。 小辈里往这慈宁宫里跑的最勤的便是五爷和十二爷了。但这会十二爷还没大婚,有孩子的就只能是五爷了。 宫门口守门的小太监已经看到了康熙,一边行礼,一边有人进去向太后通报。 这会慈宁宫里面确实是五爷一家子,听闻康熙来,五爷和五福晋,还有两人的嫡子都安静了下来。 “这大冷天的,皇帝怎么来了?”太后也有些意外。 “皇额娘这是有了孙儿就不想朕了。”康熙笑着走了进来,开了句玩笑。 “想皇帝的人多了,少哀家一个也不嫌少。”太后笑道。 “皇额娘这话可让人伤心了。”康熙故作委屈的样子,“那儿臣可回去了!” “大冷天的都跑来了,哀家还赶你走不成?坐下喝杯热茶吧。”太后道。 “儿臣谢皇额娘赏茶!”康熙还特意躬身行了个礼! 太后被逗得合不拢嘴,“哈哈哈,你呀,当着儿子、儿媳的面,也不怕笑话!” 五爷一家子自然也在一旁配合的笑,见康熙终于说完了,连忙先行礼。 “你今儿怎么跑来了?”康熙这才看向五爷。 不等五爷回答,太后便道:“这孩子孝顺,前几日知道我咳嗽就一直惦记着。今日还特特进宫给哀家送府上自己熬的枇杷膏来。” “他自小养在皇额娘这里,对您孝顺也是应该的。”康熙道。 “这孩子就是心实。”太后继续夸道:“这大冷天的,又是风又是雪的,叫个人送进来便是。还非得自个儿跑一趟,还把福晋和孩子都带来陪哀家说话。” “嗯,老五对皇额娘确实没话说。”太后一味的夸五爷,康熙也就顺嘴夸了一句。 “孙儿也没做什么,皇玛玛夸得孙儿都心虚了。”五爷脸色微红道。 “哪里还没做什么。哀家这吃的,穿的,用的,哪一样没有你孝敬的?你自个儿在宫外还有一大家子要养活,总还惦记着给哀家置办东西。”太后嗔怪道:“跟你说了多少次,哀家在宫里什么都不缺,你这孩子就是听不进去。” 看似责备的话,其实都是变相的夸赞。康熙知道太后一向偏疼五阿哥,毕竟是太后亲自带大的,因而也顺着太后的话又夸了五爷几句。 太后果然高兴,脸上的笑容越发多了。 既然儿子在,康熙免不了要关心几句。五爷一一答了,太后也时不时的在里面插上几句话,最后连午膳都是一块儿在慈宁宫用的。 说起来五爷还真没同康熙一块儿用过几次膳,五福晋更是第一次和康熙同桌,紧张的差点连筷子都不知道怎么拿了。 好在有太后一直说话,气氛才轻松一些。 “皇帝,五阿哥回京的时日也不短了,一直没领什么正经差事。等年后,你看是不是给他安排点事情?他还年轻,整日里太闲了也不是个事!” 康熙手中的筷子一顿,太后这可是第一次开口为五阿哥求差事! 他下意识的看了一眼五爷,心里想着这是不是他今日进宫的目的。只是凑巧他正好来慈宁宫看望太后,太后就顺便提了。 其实五爷也是懵的。他今日进宫还真就只是看望太后,看她身子有没有好些,压根没提差事的事!怎么太后就突然想到提了呢? “你别看这孩子,他在哀家这是从不提朝堂的事。”太后又开口道:“不过哀家在这慈宁宫里也没那么闭塞,真一点朝堂的消息都不知道。这么多孙子,就这个是在哀家膝下长大的。这么多年,哀家也没为他开过口,今日开这个口,也不算过分。你说是吧,皇帝?”m.tHOnGa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