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兵在1917

374 新技术


反坦克炮兵苦不堪言。

    关于测距仪的话题暂且说到这里,回到之前的主题——导航。激光器的实现使激光陀螺仪得以实现,但是以当年苏联在这个领域的基础,很快搞出刊用的激光陀螺仪还是很为难的。李晓峰很快发现,第一代激光陀螺仪仅仅能在实验室里少量制造,体积和精度都不说,这个成本就断然无法接受。无奈之下,某仙人也只能作弊,采购了一批20世纪60年代水准的激光陀螺仪装备给红军远程航空兵使用。当然,数量是比较有限的,基本上每个轰炸机团大概能分到两到四部。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对于当年的大机群地毯式轰炸来说,并不需要每一架轰炸机都装备激光陀螺仪,一个编队有两架装备有激光陀螺仪的导航机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其他的飞机跟着飞就ok了。

    从1943年9月开始,德国人明显就感到奇怪了,明明他们已经采取了有效的手段干扰红军的无线电导航设备,但是苏联的重型轰炸机却总能准确的找到轰炸的目标。哪怕是一片漆黑的夜晚,进行了严格灯火管制的城市依然会被红军轰炸机找到,然后炸成一片火海。

    对于红军究竟是如何精确导航定位的,德国人始终是百思不得其解,他们倾尽了一切努力企图破解这个秘密,但是在kgb的严防死守下,没有取得任何突破。

    不光是德国人百思不得其解,连带着盟友英美也是直挠头,同样对德国进行战略轰炸的他们也面临着导航问题,哪怕是大不列颠离德国更近,但是在德国人采取了严格的对抗措施之后,导航问题依然迫在眉睫。导致英美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升级己方的无线电导航系统。而他们也很想知道红军究竟是如何做到精确定位和规避干扰的。尤其是后者,他们的兴趣不是一般的大。

    当然,苏联不可能向英美公布激光的秘密,好容易领先了将近20年,苏联自然不可能拱手将这个领域的优势送出去。为了迷惑英美,kgb散布了大量的假情报,并有意的误导英美。

    比如宣称苏联制造出了极高精度的机械陀螺仪,引诱英美在这个领域投入大量的宝贵资金。还比如苏联宣称发明了一套全新的无线电导航系统,这套系统能完全避免德军的干扰。这也使得英美花费了大量的气力去刺探红军所谓的新型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秘密,从而暴露了一大批潜伏的间谍和被收买的变节的叛徒。

    英美当时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企图搞清楚苏联的导航之秘,但是最后不论是极高精度的机械陀螺仪还是所谓的新式无线电导航系统都被证明是子虚乌有。以至于英美最后下结论认为红军之所以能够精确导航唯一的可能是培养了一批极高素质的领航员,这一批牛人让红军避免了德军的干扰。

    一直到20年后,当美国人制造出激光陀螺仪后,才有一种猜想:会不会在当年苏联人已经发现了激光的奥秘呢?

    一开始,自傲的美国人认为这是无稽之谈,认为以苏联的理论和工业水平根本不可能在1940年代制造出刊用的激光陀螺仪。一直到1965年,也就是李晓峰退居二线的那一年,大批量的解密了二战中的超级机密,其中激光陀螺仪赫然在列。那个时候美国人才发现在这个领域他们已经落后了苏联太远太远,当他们刚刚开始使用激光陀螺仪的时候,苏联已经广泛使用第二代光纤陀螺仪了。

    当然,李晓峰也没有把所有的鸡蛋全部放入激光陀螺这一项上,惯**件的导航虽然抗干扰能力强(无法干扰),但是惯**件有累积误差,当航程足够远的时候,偏差量就会被越放越大。仅仅依靠惯性导航是无法满足军事需求的。

    必须有其他手段辅助惯性导航,从而更精确的导航。为此,李晓峰命令kgb的相关机构开展了新的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研发,这也就是所谓的tacan系统,全称是tactical air navigation system(战术空中导航系统),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塔康系统。

    塔康系统是一种近程极坐标式无线电导航系统。历史上是美帝在40十年代后期开始研发,1952年投入使用。其原理是:从飞行器上每秒发射30对、间隔为12微秒的询问脉冲对(成对发射的脉冲)。

    当地面台收到询问脉冲对后发射同样间隔的回答脉冲对。而飞行器把收到回答脉冲对的时间与询问脉冲对的时间相比较,得出脉冲电波在空间传播的时间,从而得到飞机到地面台的距离。

    这就完成了测距工作,当然这还不够,还必须能够侧向。而侧向工作则由地面台发射九个呈现心脏形波瓣的调幅形式脉冲信号。这一调幅包络M.ThoNgAday.net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天兵在1917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