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兵在1917

199 左还是右


    很显然,说白了这场争论就是左还是右的问题,托洛茨基和图哈切夫斯基代表了激进的左 派,而李晓峰代表的是“保守”的右 派。但是这并不是问题核心,左和右都是表象,核心实质还是军事路线问题。

    图哈切夫斯基认为,经过上一阶段大踏步的后退,红军以空间换时间,已经初步的稳固了防线。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重新夺回主动权,将被动的防御转化为积极的进攻。

    自然而然的,图哈切夫斯基是不待见那些要求继续防守和以稳妥为先的“右 派”,他必须在军队中树立其一步也不得后撤的观念。

    而李晓峰的认知却完全不同,他认为红军并没有完全的站稳脚跟,这条刚刚形成的战线也是摇摇欲坠,现在的情况远没有好到考虑夺回战争主动权甚至主动反击击败敌人的时候。他认为现在的情况依然是相当的糟糕,红军的损失不小,战前建立的机械化部队遭受了重创,相当一部分技术兵器不是被摧毁就是被主动放弃,可以说红军的战斗力水准一下子退回到了三十年代初期。

    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红军首先要考虑的不是反击,而是真正的站稳脚跟并恢复实力,尤其是考虑到1941年的冬季即将来临,物资将变得十分紧张,在这种时候考虑反击,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李晓峰认为红军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真正的站稳脚跟,用一道坚固的防线将德军挡在俄罗斯境外,利用冬季的时机重新整编和训练部队,为来年的战斗打一个坚固的基础。

    所以,之前他在政 治局会议上表示:“局势远远还没有好转,在之前的三个多月战斗中,我们损失了大概75万精锐部队,大量的技术兵器也亟待补充,尤其是必须注意到,我们现在构筑的防线还是很脆弱,尤其是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交界处,我军的力量十分薄弱,不排除敌人乘虚而入的可能。所以,现在我们要考虑的不是进攻,而是防守!我们必须在冬季来临之前,做好迎接敌军新一轮攻势的准备工作,首当其冲的就是填补第6和第16集团军的缺口!”

    可想而知,图哈切夫斯基对这样的战略方针是不满意的,他认为李晓峰过于的小题大做了,罗科索夫斯基和卢金的部队虽然确实弱了一点,但他认为古德里安也强不到哪里去,他说:“经过三个月的消耗,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损耗是相当大的,根据波兰战役和法国战役的经验看,敌第二坦克集群已经是樯橹之末了。罗科索夫斯基和卢金只要不是太差劲,完全可以挡住古德里安。”

    图哈切夫斯基的构想是:“我军在白俄罗斯集结了大约两百万军队,而这个方向的德军大体也是这个数目,当相当数量的第二坦克集群被少量的第6和第16集团群牵制住时,在明斯克方向,我军的兵力反而占优势。我军完全可以在这个区域采取主动的行动,打一两个歼灭战,迫使第三坦克集群后撤是完全可能的。”

    很显然,图哈切夫斯基的老毛病又犯了,他还是过于的想要进攻,想要打一两个胜仗为自己正名了。问题是,这可能吗?

    那是不可能的,虽然图哈切夫斯基的判断没有问题,在明斯克方向,红军确实有一定的优势,可问题是,这种优势太微弱了,甚至可以说红军除了兵力上有优势,其他方面满满的都是劣势。

    比如红军在之前的两次反击和撤退中损失了大量的坦克,按照战前的编制,一个机械化军应该有1000余辆坦克,可是此时明斯克周边地区的红军机械化军平均只有400辆坦克,而且请注意,这四百辆坦克中,接近一半都是老掉牙的t-26和bt-5,比较先进的t-34、t-35和t-54数量还不足一百辆。

    应该说,战前的机械化军实力已经消耗得七七八八了,此时就发起反击,真心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不光是机械化军实力不足,步兵也普遍感到缺乏重武器(相当一部分火炮被遗弃或者就地摧毁了),师属炮兵团普遍只有一个半营的规模。

    空军也存在实力不足的问题,不过他们的问题不是损失过大,而是战前在三十年代生产的那一批伊-15、伊-16和sb-2、db-3在这场战争中显得毫无作用,只能承担少量的作战任务或者干脆用来当教练机用。

    而新式的雅克、拉格系列战斗机以及轰炸机和攻击机产量还不足以完全抵消上述那些飞机的空缺,而且培训飞行员也需要时间。总而言之,空军显得青黄不接,需要时间来过渡。

    总体而言,红军显得很虚弱,迫切地需要重整,而这需要时间。如果再不管不顾的傻乎乎的进行反击,红军恐怕又会遭到更多的损失,需要调补的窟窿也更多。

    按照李晓峰的估计,红军需要至少半年的时间才能喘过气来,M.THonGaDAY.NET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天兵在1917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