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孩子免费上学这事儿,他们本地人也已经有听闻了,只不过现在学堂还没修起来罢了。 收集到的这些消息,让这群从肃北来到北宜的百姓,个个都心潮澎湃,甚至迫不及待了。 到了集合那日,同样也是在城门口,前几天登记的人,是一个没差,全部到齐了。 集合完毕,就开始分工种了。 第一个,就是修路,需要大批量的青壮年,毕竟是力气活儿。 第二个,就是盖房子,是盖他们自己以后住的房子,也需要批量的工人,但男女都要。 盖房子的地方,祁秋年也早就做了规划,幸好,这北方一马平川,不用开山凿石。 第三个,就是去烧砖,这活儿需要的人也不少,但男女都收,工钱都是一样的。 还有最后一部分,都是女的,大部分都是直接进了祁秋年的工厂。 做肥皂、香皂和香水,玻璃厂那边也分了一部分过去。 王世棋的布庄,也派人来招聘了一部分。 总之,这第一批来北宜的百姓,都找到了工作。 分好之后,又有负责人带他们去上岗,当天还需要熟悉一下。 然后第二天就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工作。 北宜城里的道路,虽然是泥土路,但来往的人多了,都已经很平坦了,稍微打整一下,就可以直接铺水泥了,百姓们每天出门,几乎都能看到城里的道路发生了变化。 天气也逐渐开始暖和起来了,而北宜城,也彻底热闹起来了。 第120章 山长 大街小巷,街坊邻里,走出门,说的全是关于几个工厂和修路修房子的事情。 显然,祁秋年的这系列的行动,已经成为了百姓口中的谈资。 祁秋年也乐见其成。 他相信,再过不久,这些消息就该传到周边的城镇去了。 他也早就把话放出去了,还要源源不断地招工。 似乎是想要把整个北宜打造成一座工业城市。 种田,肯定也是要种的。 去年,培育出了亩产五六石的水稻,今年,老皇帝已经让大司农那边负责,苏寻安从旁辅助,要再多找几个地方进行试验了。 祁秋年当然也不会放过北宜。 北方啊,黑土地,是后世产粮大户啊。 可如今,北宜周边乡村,每亩地才300斤左右的产粮,这完全不够。 土豆红薯玉米,确实可以让整个大晋都不会再有饿死人的情况,但主食,大米,小米,大麦,小麦,才是最主要的。 北方呢,黑土地呢,可不能浪费了。 跟祁秋年一起来北宜的,还有m.ThOnga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