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鞭三响,宫门大开。 陈堪带着一年高深莫测的笑容牵着朱瞻基走进了皇宫。 徐皇后派出来接朱瞻基的小太监老在就在门后等待。 陈堪揉揉他圆滚滚的脑袋:“去吧。” 朱瞻基满脸不舍之色,也不知道是舍不得宫外自由自在的生活,还是在舍不得陈堪,亦或者两者皆有之。 反正一步一回头的委屈模样,活像一只被即将被抛弃的小狗。 目的小胖墩在几个小太监的护卫下亦步亦趋的朝后宫走去,陈堪整理了一下衣衫,朝方孝孺拜别之后,昂首挺胸的走到了勋贵的队伍中间。 今日,前来上朝的官员比往常至少多出三分之一,闲赋在家的勋贵,可有可无的散官,但凡品秩在五品以上的官员尽皆被朱棣一道旨意召进了朝堂。 陈堪甚至在勋贵的人群里看见了一脸憔悴的盛庸。 春日前,锦衣卫拿了王钝和张紞,但盛庸却是被朱棣放了出来。 此刻,盛庸重新站上朝堂,顿时让许多人唏嘘不已。 陈堪故意挤到了盛庸身后,发觉身后的动静,盛庸回头,陈堪那张龇着大牙的笑脸就映入眼帘。 盛庸苦笑了一下:“靖海侯,现在整个京师的人看见本侯都知道要绕道走,你故意凑到本侯身边,对你而言恐非幸事啊。” 陈堪无所谓的笑了笑:“本侯行得端坐得正,些许流言蜚语而已,本侯无惧之。” 盛庸默然,片刻后沉声道:“好一个些许流言蜚语,不过前些日子京师流言喧嚣于尘,如此说来,倒也不足为道了。” “是极,是极。” 陈堪小鸡啄米一般疯狂点头,显然是打定主意跟在盛庸身后了。 入朝的队列排列得很整齐,陈堪与盛庸站在人群之中并不显眼,毕竟今日就连在京师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几位国公都现身了。 三两句话和盛庸拉近了关系,陈堪笑问道:“不知侯爷此生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心愿?” 盛庸一怔,没想到陈堪竟然会突然问起想这个问题。 陈堪颔首:“在下还欠着侯爷一个人情,想来侯爷也清楚,本侯不是一个喜欢欠人人情的人。” 陈堪所说的人情,自然是盛庸赠与白莲教的那本详细卷宗。 若非拿份卷宗为他勾勒出一个大体的轮廓,他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将白莲教踩进泥底。 盛庸现在的状态,就算朱棣不杀他,早晚也会惊惧而死。 陈堪可不想将这个人情还给不知所谓的人,尤其是盛庸的那些后人。 显然盛庸也意识到陈堪所谓的人情是什么。 片刻后,盛庸淡然一笑:“本侯不过大明一老卒,此生最大的心愿,唯马革裹尸而已。” “哦?” 陈堪轻咦一声,随后有些诧异的看了盛庸一眼。 陈堪还以为盛庸会让自己去朱棣面前求情,或是遗泽一下子孙,倒是没料到盛庸现在只求死。 说求死似乎也不算严谨,应该说盛庸真正想求的,是名。 流芳百世的名。 纵观盛庸这一生,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 却在关键时候站错了队。 不仅弄死了朱棣的心腹爱将张玉,就连投降都比比人要晚上一些。 也不怪朱棣记恨他。 如果换成陈堪处在朱棣的位置上,盛庸早就已经死得不能再死了。 思索片刻后之后,陈堪忽然有了主意。 他看着盛庸,用只有两人的声音低声道:“侯爷想要求死倒也简单,过些日子西南必将烽烟再起,届时侯爷可自请出征。” “西南有战事?” “我怎么不知道?” 盛庸的眼中露出惊疑之色。 如果西南燃起了战火,以他在军中的影响力,没道理会不知道啊。 陈堪朝他招招手:“侯爷可还记得,年初之时跑到我大明求助的安南国主幼弟陈天平?” “这......本侯自然记得。” 盛庸眉头微皱,低声问道:“侯爷的意思是,西南的战事与那位陈天平有关?” 第三百一十六章 立储 永乐元年,安南相国黎季犛篡权夺位,将原安南王室陈氏一族全部诛杀,黎季犛篡改姓“胡”,“陈朝”m.ThONGa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