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秦

第42节


不相信,若真有衡量的标准,直接按照标准来选人就行,哪里还需要什么游历天下,遍访名士,各国也不用花那么大力气寻真才实能之人。

    范雎正了正身体,说道:“我这里有一套名叫科举制度的选拔人才的新方法……”

    范雎所要讲的科举制度,正是那在现代人口中臭名昭著的那一套。

    持续了上千年的制度,在几千年后,被人口诛笔伐。

    几千年的人类智慧被践踏。

    而现代社会的所谓教学制度,难道不是在科举制度上发展来的?

    我们可以站在时代的最前端批评这套制度,但不能傲慢。

    科举制度的目的是选仕,和现代教育为各行各业输入工人的目的都不一样,不能混为一谈,来进行比较。

    就春秋战国,知识昂贵,识字的人都很少的情况下,使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已经十分的优越和先进了。

    公子假果然来了兴趣:“何谓科举制度?”

    范雎开始讲了起来:“这是一套选拔官吏的制度,我们设置相应的科目,层层选拔……”

    有一种在整个国家撒网的感觉,一层一层的筛选,能通过这些筛选的,他不是天才也得是个人才,即便不是个人才,他总得有独到的地方,总不可能通过这么多关卡的考核,还是和普通大众一模一样。

    这套科举制度还有一个好处,彰显贵族的权力。

    看看,所谓的人才,都是自己一个一个选拔出来的,这种掌握权力名声的诱惑,是大部分阶层之人都无法抗拒的。

    至于这套选拔制度的坏处肯定有,但好处也多,不然它能持续几千年?

    我们先祖的智慧没有那么平庸,能经过他们的考验并使用那么久,必当有它的可取之处。

    当然科举制度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它涉及到了教育制度。

    在春秋战国,是很少有公学的,所以知识的传播,都是范围较小,哪怕孔子开私学之先例,让知识得到了更好的传播,但大部分人依旧是各学各的,派系众多,百家争鸣,所学知识点的交集是有限的。

    那么像科举制度这种为了公平性,向天下人发同一张“试卷”的方式就面临了问题,所出之题如何才算公平。

    范雎所讲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什么统一办学,什么童试,乡试,县试……殿试。

    范雎所讲,是一套十分完整的经过上千年考验的制度。

    它能不能选拔到人才,一目了然,它的优越性也十分明显。

    至于其中需要面对的乱七八糟的问题,就是公子假的事情了,他总不能手把手教到对方推行成功。

    公子假也听得眼睛越来越亮,越来越兴奋,因为他看到了一个政//治家一生的追求。

    范雎:“如此,读书人即便当不了官,还能去当个教书先生,也算为国出力了。”

    范雎就没讲那些什么人人都能读书,天下从此无寒门之类的不切实际的东西了,这个世界的基础摆在这里,能读得起书的人毕竟是少数,非得让生活都过不去的人去读书而放弃生存,就像让吃不起饭的人去吃肉,空谈而已。

    理想和现实还是要分清楚的。

    当然,若是条件允许,人人都有识字的机会,自然是最好的。

    范雎这一讲,直接从中午讲到了下午,离开的时候也仅仅是讲了一个大概,怎么说呢,这样的千古制度其中涉及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光是任何一个需要注意的点拧出来讲,都能讲几天。

    相信公子假定会忍不住再来找自己的。

    范雎心道,今天以后,魏国的刺客应该不会打自己注意了吧,至少在公子假没有将科举制度弄清楚前,绝对是不愿意让范雎出事的。

    又搞定一个来自魏国的威胁。

    范雎算了算,赵,燕,楚,齐,魏,现在都被他抛出去的诱饵吊住了胃口,应该暂时不会想着要他的命了。

    连秦国,他也争取到了缓和的时间。

    现在就剩下一个韩国,啧,肯定也是跑不掉的。

M.ThongADaY.nEt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大秦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