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本末倒置:地震留给我们什么思考——太空、地球那个更值得我们关注? 2008年5月12日下午2:28分,在四川汶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灾害,此次地震震源浅,破环性大,波及范围大,截止5月17日,全国已有28881人确认死亡,据估计5万人遇难。 在沉痛中掩埋亲人的遗体和拾起废墟中残碎的瓦砾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对人类文明做出质疑:在太空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我们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研究却不值得恭维——全世界的科学家都面临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面对灾害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科学届悲哀而又无奈的说“目前地震还无法预测预报,地震预测是世界难题。” 我们不禁为之汗颜! 面对权威的诺贝尔奖,多少专家学者为之奋斗不止,可是面对地震,我们竞得出“无法预测”、“世界难题”、“认识不足”等结论。在太空研究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对地球的研究却还处于低级阶段: 在太空,自从1957年10月4日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到2012年人类计划在月球拟建基地,和2026年美国计划把人类送入火星等计划,除了这些,还有太空资源能源、太空基因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些资料来源于网站,如有错误待改正)。 可是,对于地球—— 早在公元132年,张衡就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和报告地震的仪器。汉顺帝阳嘉三年十一月壬寅(公元134年12月13日),地动仪的一个龙机突然发动,吐出了铜球,掉进了那个蟾蜍的嘴里。当时在京城(洛阳)的人们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地震的迹象,于是有人开始议论纷纷,责怪地动仪不灵验。没过几天,陇西(今甘肃省天水地区)有人飞马来报,证实那里前几天确实发生了地震,于是人们开始对张衡的高超技术极为信服。陇西距洛阳有一千多里,地动仪标示无误,说明它的测震灵敏度是比较高的。 这个历史事实是否是在嘲笑千余年之后的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的科学家:你们的水平不过如此!我们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对于地震的研究还处于止步不前的地步,甚至还没有超越,不得不令人叹息。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灾害对于地震研究工作者也是莫大的鞭策,对于偏重于太空研究的思路来说,不得不令我们分心思考。 从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带给我们启示看,目前人类的科学研究确实有“本末倒置”的嫌疑。太空研究似乎成了大国展示实力的资本,对于地球本身,对于这个人类生命赖以居住和延续的星球的研究却似乎滞后了许多,对于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的预报研究却落后许多。我们不得不在无奈当中对在灾害中遇难的同胞默哀,除此之外,奈若何! 人类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否是为人类自身服务?为人类的长远利益服务?自然,在太空的研究可能从人类的长远发展来看有益,但目前来看,近期可能并不会对人类产生实质性的益处,而对于地震的预测预报或许就会在眼前让很多生命继续灿烂,保存更多的人力资源。当然,我们并不刻意让科学研究的功利性成为主导人类科学研究的思想,但对于投入巨资进军太空,和地球自身研究,如地震探测、预报的维护人类自身安全的科学研究似乎更应该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 在为5。12特大地震灾害遇难同胞致哀的同时,我们似乎更应该理智起来,让科学研究的成果在对于人类自身利益服务上有重大突破,但愿有如太空研究等能在为人类服务的周期上有所缩短,科学界似乎更加清晰的认识科学研究“本末倒置”的事实。M.ThonGa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