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妈的,得罪了方丈。这一次的电影节,够呛啊......” 更新说明 妹夫家生二胎,喜得麟儿,和老婆一起去喝喜酒。上午码了一千多字,想存点稿子,但是时间没来得及。又赶上正月初五,喝的着实有点多。 和再一次当爹的妹夫喝了两瓶五十二度的梦之蓝,又一人喝了刘平啤酒。从中午一点半喝到了现在,意识真的有点模糊,所以更新延后。 真的很抱歉,真多想更新出两章之后再去妹夫家的。给各位跟读的读者老爷磕头了,,,,,, 第952章 电影节的真实面目 李世信这一次来参加电影节,其实匆忙的很。 前有春晚需要彩排,后有《三体》需要连载,过完年之后就进入到了入围影片重新剪辑和字幕译制的繁忙工作中。 对于这个时空的柏林电影节,李世信几乎没怎么了解。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但是这一波确实是犯了信息搜集不全的亏。 在从餐厅回酒店的路上,李世信利用手机在网上搜索了一番,这个时空中国际电影节的真实面貌才部分的呈现在了他的面前。 虽然说电影节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世界各国电影工作者的交流,促进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 但是随着近些年国际形势的转变,各国在各个领域的形态渗透,这个时空中的电影节早就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意识阵地。 但这不是最要命的。 要命的是不光是柏林是这样,任何的电影节几乎都是这样。在哪里发起在哪里举办,肯定就是哪里的群体掌握话语权。 自家的地盘自家说了算,这本无可厚非。 但真正让李世信难受的,还是国际电影节的奖项评审制度。 当下大部分的国际电影节,采用的小评审团制。评审团的规模很小,通常只有十个人左右。 这种评审制度有没有弊端? 分怎么说。 因为评审人数少,且评审员几乎都是行业内的大佬,有自己独立的电影美学观,所以在评选作品和影人的过程中,小评审团往往会有一种反商业化的文艺逆返心理。 比如说你让十个自称是文艺青年的人,去评选一个音乐颁奖礼,这其中选秀歌手落选的比例就很有可能会是100%。因为对于许多浸淫真正音乐世界多年的人来讲,越是新闻性的歌手和音乐,就越是会造成他审美上的叛逆。 电影圈也是一样。 在小评审团制度下,越是别致,甚至是标新立异的电影作品,就越是能得到评审团的认可。 在这样的制度下,电影节的各个奖项,很明显对于那些有想法有创意,但是还没有被主流市场所认可的导演有利。 正式因为小评审团拒绝过度商业化的审美,所以各大国际电影节,往往被称为“文艺避难所”。 但是另一方面来说,过于追求这种非商业化大众化的效果,也往往容易导致判断上出现偏差。甚至模糊综合性电影节应该有的宏观,客观和平衡。 每一届的电影节,竞赛单元脱颖而出的入围作品,几乎都是评审团一群评审撕逼撕出来的结果。 而最终决定大奖花落谁家的,终究还是评审团主席的品位决定。 所以圈子里有口水话——年年无标准,换人即换标准。 可不论评审团里换了谁,都还只是作品品位的事情。要知道的m.tHONGA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