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听完,颔首几下,然后把曾孙子交给她,自己四处走走。 整块地走了一大圈后,三个人回了赵家。 真冷啊,这么一会儿功夫,就被打透了。 赵奶奶已经烧好了热水,见他们回来,特意把家里的红糖罐子搬出来,沏红糖水。 这东西可金贵,一般情况可甭想喝。 “琬儿啊,赶紧多喝点水,暖和暖和。去炕头坐着,你也上炕头,挨着你婶婶。” 小土蛋知道好赖,脱下鞋子,急忙上炕。 并没有找丁琬,而是去了太爷爷那里。 赵刚在磨墨,看着曾孙子,笑眯眯的说: “太爷爷一会儿要干活,你不能捣乱,知道吗?” “嗯。”小家伙重重点头,十分乖巧。 赵奶奶撇嘴,把孩子拽过来,道: “他能有记性?你就惯着他吧,改明儿就送学堂,让夫子好好归楞归楞。琬儿,你家锁住念书咋样?” “说多少次了,别叫小名,人家叫致远,徐致远。”赵刚纠正。 丁琬不在意的摇头,道: “看赵爷爷说的,他叫徐致远不假,小名还是叫锁住,这个变不了。” “对吧,你瞅瞅你,竟事儿。” 丁琬笑着放下空碗,说: “孩子念书之后是有规矩了。也帮忙干活儿,懂事儿不少。不过小土蛋还得等等,过了年才五岁吧。” “你家那个不就是五岁年的书?”赵奶奶不解。 “致远是五周半。”丁琬强调。 辽东人愿意说毛岁,也就是虚岁。 赵刚铺上纸,看着老伴儿,道: “我就跟你说吧,你还说他跟致远一般大,人家比他大。再等等,孩子搁家玩两年,没啥。” 赵奶奶瞅着怀里的小家伙,叹口气,说: “我也不是催他念书,不就怕他跟他爹、他爷爷一眼,没学问嘛。家里又不是供不起,这个,说啥都得念书。” “行行行,念书,念书。”赵刚不跟她辩解。 反正曾孙子念书还得两年,急啥。 赵刚专心画图,赵奶奶跟丁琬闲话家常。 聊天中,丁琬把酒坊要招工的事儿,跟赵奶奶说了。 赵家儿子辈、孙子辈,一共七个儿郎。 四个在县里、外面做工,三个在家务农。 赵奶奶一听丁琬酒坊要招工,高兴地不住点头。 “这你要是真成了,我就让他们都在家干活。守家在地,不比出外做工要强?” 丁琬点点头,赞同的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我大伯、二伯他们干活儿都麻利,找别人也是找,不如找知根知底儿,信得过的。” “哎,对喽,你这话正对。”赵刚不住的点头。 村里有几个媳妇儿在那边酿醋,虽然没发工钱,可有个营生做,一个村住着,工钱肯定黄不了。 说不羡慕是骗人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好? 他们这辈就这样了,下一辈,再下一辈,有钱花可是好事儿。 想到这儿,画图就更精心了。 等全部画完,吹干之后把丁琬叫到跟前,解释: “咱刚才过去,北面虽然有后山,可东西两侧啥都没有,南面是村里,也就是咱们酒坊的大门。我是这么画的,你看啊,东西两m.ThonGA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