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极星

实习


    在赵一如看来,这帮人可远远没有躺平。

    首当其冲是柳条,她原本第二天可以享受一个正常的工作日,但还是五点多就喊赵一如起床去赶车。

    路边一碗清汤面下肚,她就开始向赵一如介绍情况:今天先去几个县城远郊的村庄,那里的孩子更加封闭、不好亲近,用这些案例做个示范,赵一如可以更快熟悉田野工作的法门。

    “有一点我要说在前头”,柳条突然严肃了下来,“我知道你的背景”。

    赵一如一愣,立刻表示“这对我的工作态度不会有任何影响…”。

    “你的态度我看得见”,柳条摆摆手,“我不知道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但是哪怕你将来会拥有以自己命名的基金会,现在也不要忘记:你存在的价值,不只是给基金会端水,要记住自己出发的原因”。

    看样子,柳条知道的比自己想象的多。

    没空留给她多想了。下车走了大半个小时山路之后,两人到达一间小学,现在正是晨读后的早餐时间,柳条从包里拿出一袋不常见的罐头零食,走进饭堂。

    孩子们应该是认识柳条的,但是看到柳条带了生人来,一开始还是有些腼腆。柳条不急不慢地说,赵一如也是驻扎在浦宁的志愿者姐姐,今天受家长委托,来给大家送点小菜,孩子们才叁叁俩俩的上前打招呼。

    接下来,柳条向赵一如展示了她超凡的访谈能力:她从孩子们的早饭,聊到早起和睡眠,再聊到做梦,观察了全场的反应,并且得知有几个男孩昨晚留宿在学校门卫室里,一个眼神示意赵一如跟进。她也专门和女生们聊了聊,知道大家在家都和谁一起睡,对这个安排怎么看待。

    她是个天赋异禀的控场者,无论内容怎么发散,她都能拉回核心的话题:讨论衣服够不够穿,她会关注性别对审美启蒙的影响、男生女生对内衣和个人卫生的态度;讨论吃饭,她会特别留意男女生的座位分布、有没有基于性别的分配失衡;最后聊到家庭,孩子们愿意分享的就更多了——父母间的关系、和祖辈同住的不便、对自己未来亲密关系的看法。

    是的,赵一如没有听错,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完全有能力、更有意愿讨论亲密关系的问题。

    当然,他们的想法还很幼稚,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也停留在“结了婚生活就好了”、“生了孩子就不痛经了”的层面,但赵一如能感觉到,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让他们拥有了和城市孩子几乎一样的成熟度,关注类似的话题——尽管知识和见识仍然落后,以往那种“山里孩子更简单、想法更少”的偏见,扇了她一个大大的耳光。

    早饭闲聊过后,两人趁着孩子们去上课,迅速总结了这个学校孩子们的家庭状况、性格观念和相应年龄分布,挑选出几个值得深入的话题、将合适的访谈对象分了组,等着课间的时候一一展开。

    赵一如还顺带替他们收拾了早饭的碗筷,柳条忍不住笑她:

    “别这么积极,热情要一点点消耗,你这释放的太快了”。

    很快柳条也被惊喜了一回:赵一如学习能力很出色,在柳条的示范下,从大约第叁天独立访谈开始,就渐入佳境。

    她不擅长面对大量人群,可是一旦面对个体,便能激发出不容忽视的共情和理解力,话题转换流畅,从孩子们口中了解到了不少留守儿童获取外界信息的流行渠道和障碍,以及他们对家庭生活的认知和困惑。另外赵一如记性很好,访谈内容不需要现场笔记,后续转车时直接输入电脑记录,往往和录音笔相差不大。

    每天晚上回到宿舍,赵一如都会整理好一天的工作纪要,确保“当日事,当日毕”,第二天一上车就开始进入工作状态。

    “有你这个效率,调查怕是一个月就能完成的七七八八”,柳条在周四回程的车上感叹道。

    “都是你前期工作做得好”,赵一如发自内心,柳条对每个村庄、每个学校的踩点都很精准,节省了她大量精力,“孩子们好像都认识你,你应该没少下田野吧”。

    “我一般不用‘下’这个字”,柳条笑笑,“我是浦宁人,田野工作就是回家”。

    原来柳条是浦宁人!

    那既然回浦宁,为什么不去家里住呢?赵一如刚准备开口问就止住了。

    不是所有人都有家的,就比如自己,基本可以算作是个没有家的人。

    也或者说,没有家人可牵挂,哪里都可以是家。

    M.thoNgAday.Net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北极星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