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林辰,今年三十八岁,是一名心理医师,或许说「心理治疗师」比较适当、也比较容易让人理解吧。和精神科医师的差别在于,我是以会谈的治疗方式为主,精神科医师则是偏重药物治疗。 可能是民族性使然,这个职业在台湾来说,并不像国外那么热门,因为国人都是有苦就往肚里吞,而且把看心理医师视为畏途,就怕被别人贴上「精神有问题」的标籤。不过随着民风渐开,这个状况总算逐渐好转,民眾前来诊治的意愿也已经大幅提升。 我的诊所位在台北市繁华街区的巷弄里,为了不给病患有「看病」的压力和抗拒感,我刻意把诊所装潢的有如咖啡厅一般,不知情的人真会以为这是一家颇有品味的咖啡馆。 诊所是一栋两层楼的建筑,佔地大约五十坪,格局方正。我特地请建筑设计师把一楼的座位区,用低矮的木墙隔成一块一块的小区间,坐在里头既可以看清整个一楼的状况,却又有自己的小小空间,让来看诊的病患能安心的在座位区里喝咖啡、饮料,等待就诊。 看诊区位在二楼,完全没有隔间,装潢虽然简单却是用心良苦。就像电影上常看到的场景一般,除了我的办公桌椅外,还摆了一张小牛皮製成的l型黑色沙发椅,供病患坐卧。墙面使用的水泥漆顏色,是最能安定人心的「象牙白」,如果有需要,我还会播放心灵音乐,为的就是能让病患在最安心也最放松的情况下,接受诊治。 每天早上十点,我都会准时并亲自打开诊疗室的门,迎接第一位前来就诊的病患。 今天的第一个病患让我有些讶异,居然是一位白发苍苍、六十多岁的老者。说句实在话,开业十几年,我还不曾诊治过年岁这么大的病患,因为他们正是最排斥看心理医师的年龄层。 见他身旁跟着一位三十出头岁、与老人神似的女士,我已经猜出大概的原因,看来这位老者是被他女儿给押来的。 「林医师,我父亲就拜託您了。」长相清秀、温顺,穿着一袭碎花洋装、揹着黑色提袋的女士,带着礼貌性的笑容,对我深深鞠了一个躬。 「放心,我会尽力的。」回了礼,等那女士转身离开后,我轻轻的把门带上,请老者坐上那张黑色牛皮沙发。 似乎很不习惯这样的场所,老人畏缩的在诊间里张望了好一会儿,才拖着脚步,慢慢走向沙发坐了下来,双手还放在膝盖上,坐的很端正。 「轻松坐没关係啦。」我对着老人绽放出善意的笑容,希望能缓和他紧张的情绪。 稍微看了一下病歷表,老人叫做张长安,年六十五岁,身高大约只有一百六十公分,加上有些驼背,让他显得更为瘦小。 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那对三角眼,看起颇为阴沉。和他的目光对上时,我居然打M.thonGA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