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衍的出生无疑也安定了民心,大清不仅有年轻有为的太子,也有新出生的嫡长孙,国本的稳固也让民心得到了凝聚。 朝堂之上,群臣们也都喜气洋洋的,毕竟大清有了嫡长孙是大事,虽说朝堂之上时不时也有朝臣出言反对胤禛的一些举措,但天地良心,那反对的可绝对不是胤禛的统治,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朝堂上争取罢了。 胤禛更是借着永衍出生的机会打算在全国各地兴建学堂,鼓励孩童念书。 养心殿。 弘晖从初为人父的喜悦中缓过来后便又再次投入了朝堂之中,在得知了胤禛的打算后认真的思虑了许久,“皇阿玛,兴建学堂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之前皇额娘兴办染墨斋也是存了这样的心思,不知皇阿玛想要从何处入手?” “朕会颁布旨意来下令各地区兴建学堂,但想要让各地官府大力实施,朕想着,是否可以将科举中榜人数纳入官员的政绩考核里,只有与官员休戚相关,他们才会真的上心。” “皇阿玛的这个法子甚妙。” “不止如此,江浙一带人才辈出,但其他地区也需要重视,还需要根据各地情况从朝廷拨出些银子。”胤禛说道这里不禁想到了乌那希之前扬言要成为大清首富的事情,轻笑了出声: “这种需要用银子的事情,估计你还真得去请你妹妹出来帮帮忙。” 第567章 我劝天公重抖擞 雍正二年十二月,胤禛于封笔之前下的最后一道旨意便是要求各地兴修学堂,将各地区科考中榜人数同当地官员的政绩考核联系在一起。 同时,军机处接到胤禛的指令,制定了详细的人才补贴策略,策略的重点有二,其一在于对偏壤地区兴修学堂的补贴,其二在于对人才辈出地方的补贴奖励。 策略被分发到各地官员的手里,顿时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掀起了轩然大波。 而胤禛封笔之前写的最后一份墨宝,便是酣畅淋漓的一句诗词: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消息传至各大书院,学子们都像是被打了鸡血一般的奔走相告:当今圣上重视他们这些寒窗苦读之人,圣上求才之心昭昭,他们会更有机会成为天子门生! 就连京城的书院里都感受到了这般激动的氛围,更遑论京外的各个地区。 书院内,几名夫子呆在院长的屋子里都笑得极为畅快,几个老家伙为着炭炉说到激动地地方都脸色通红。 “皇恩浩荡,这东风终于吹到了大清每一处寒窗内,有幸见到这样的场景,老朽此生足矣。”院长明明喝的是清茶,却如同吃醉了酒一般。 “皇上能将国库打开,将银子用在培养人才上,这是我等万万没想到的。”一位夫子眼睛里都有些浊泪,“本以为皇上打完倭国的胜仗后会更注重武官些,是我浅薄了。” “老刘,你家不是在西安府,想必经此一朝,你日后能在京中看到更多同乡子弟了。”身边的另一个夫子笑着开口说道,惹得先前说话的夫子连连点头。 ...... 泾阳县,一户寻常人家的院子里。 男人和女人正在准备着过年的东西,男人霍霍的磨着刀,“今年收成好,加上新皇登基减了两年的赋税,一会儿咱们村里杀年猪,咱们家换个猪后腿。” “换得,我这就进屋子去拿银钱。”正在洗菜的女人闻言随意用衣襟便擦了擦手,起身笑着朝着屋里走去。 而小少年从屋里跑了出来,“爹,我一会儿跟你一块去。” “你去什么去,安心在屋里读夫子教你的东西。”男人笑着说道,“夫子近来教了你们什么?” “夫子说,皇上求贤若渴,希望我们能用功读书,以后成为对大清有用的人。”小少年头头是道的说道,晃着小脑袋读着胤禛写下的话:“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而男人也磨好了刀,起身拍了拍少年的头,“那便用功读书,等过了年新学堂修好了,爹就把你送进去。” “谢谢爹!” 这样的场景发生在大清的各个地方,没有疑问m.thOnga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