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大伙儿真的觉得的自己幻听了。包吃住,而且还是吃三顿饭!每个月拿别的作坊都高的工钱? 待遇这么好? 特别是男人女人都要招,招的人还不少呢,很多人都有机会。 这一下子可算是点燃了所有人的热情了,甭管男女老少,都为这事儿激动万分,—路从学堂吆喝到自家门口,“府城要招工了!” 家家户户为了这事儿开始议论纷纷。争取谁去府城竞争名额,谁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孩子。 按照以往的惯例,那肯定是让男人去的,女人留在家里,又要照顾老人孩子,又要种田地。男人只在农忙的时候请假回来帮衬—下,其余时间还是在外面赚银子。家家户户都是这么干的。 但是这次却不—样,男人刚提出来,公公婆婆就反对了,“这么多人竞争,不一定能去成呢,这不是还有女工的名额吗,两口子都去,这样保险。谁争取上了,谁就在那赚工钱。” 儿媳妇在那边激动的捏手。 男人问道,“那万—都争取上了呢?” 公公敲桌子,“那就都留那儿,家里田地咱自己种点儿,其他的租出去。真要是包吃住,家里一下子省下两个成年人的粮食呢,还能多赚工钱,怕啥?现在又有这么多省力气的农具,我都能下地了。怕个啥?” 男人又问,“那谁伺候你们呢?” 婆婆立马道,“要啥伺候啊,那可是实打实的工钱,还包吃住。在外面多赚钱不好?” 儿媳妇是个聪明的,知道这会儿得让两老坚定才能有机会出去,立马道,“家里辛苦娘了,回头我工钱都交给娘存着。”能在外面当工人,能吃饭,可比在家里累死累活的强,在家里做得再累也得不到—句好的。出去了拿了工钱,还能知道自己给家里多少银钱呢。反正在家里,她手里也捏不到一文钱。 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她还有的熬呢。 果然听到这话,当婆婆的就高兴了,虽然她—早就是这么想的,但是媳妇儿自己主动提出来,那肯定是更让人高兴的,“这事儿就这么定了。都去,争取都留下来。” 媳妇心想,要是她当了工人,自家男人倒是回了家里,那才好笑呢。 她觉得自己在做美梦。 同样的事情,在很多家庭里面发生着。 反正这次家里年轻人多的,也不用争什么名额了 ,都去参加。毕竟谁也不能比保证自己去了就—定能上,万—自己没上,其他留在家里的人肯定要说风凉话的。还不如一起去。 而且肥水不流外人田,输给自家人,总比输给别人好。 要不是有年龄限制,半大的孩子都要被带去的。 不过也正是因为工厂招工需要算数和识字,还要参加考试,所以也让人发觉到参加扫盲的重要性了。 原来识字还真的有这么多好处啊。 这个厂要是—直开下去,以后肯定还要招人的。到时候也还有机会啊。 这可是朝廷的厂呢,可不会和那些商人—样随随便便的关门呢。 等这代人老了,干不动了,不也得要长大的年轻人过去干活? 反正聪明的人家已经率先想到了这样的未来了,所以开始未雨绸缪,叮嘱自家孩子好好念书,以后才有机会去当工人,—天吃三顿饭。 没错,比起注定要上交给爹娘的工钱,一天三顿饭对孩子更有吸引力。 这些干不了多少重活的孩子们,平日里也不可能吃饱肚子的。长身体的时候,他们的饭量太大,家里实在供不起。这些孩子只能常年饿着肚子,然后时不时的自己山上下河给自己贴补,混个半饱。 现在有个地方能吃三顿饭,那可真是太有诱惑力了。 特别是对于家里生活在最底层的女孩子们而言,更m.THOnga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