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15节


    九厂几大毛病,两人心知肚明。

    不是没技术,也不是没设备。

    就是懒。

    懒得学新的东西,懒得开拓新市场。

    躺着就能赚钱,谁还要努力。

    龚书记出了一个主意:“哎?我看见路钢厂搞了一个第三产业,也是做钢材的,咱们不如也弄一个。要是没成,无伤大雅,要是成了,也是咱们的业绩。”

    陈厂长听了他的详细计划,连连点头。

    安夏、陈勇和龚伟,以及另外两个人被叫到办公室。

    由慈眉善目的陈厂长对三人讲述工作要求:“你们都经过了高标准严要求的信息化培训,厂里申请的经费已经下拨,设备很快到位。”

    他画了好几个大饼,包括在新厂更容易出成绩,更容易大显身手。到时候全厂都看见他们的工作成果。

    “年轻人,未来可期啊!”

    要论墙上的大饼,安夏在现代吃了不知道多少个,像陈厂长这种水平的大饼,在她听来就是「嗨,吃了吗」的档次。

    她只在乎落在实处的支持能有多少。

    “计算机到位之后,由你们先用,留一台在厂办就行。”

    “厂子里的工人,老师傅,你们随便挑。”

    听起来很令人心动,下一句话,重点就来了:“调到新厂子的人,工资结构要调整,拿现在工资的一半,剩下的部分,看新厂子的效益,效益好就多拿,效益好就少拿。其他的福利,也减半发放。”

    再追问细节,就是厂子里的宿舍、澡堂、理发店、食堂还能照常用。

    就是逢年过节发的苹果桔子带鱼之类的,就没了。

    “这样老员工肯定不愿意过来啊。”安夏为难。

    这个年代的人,啊不,就连安夏那个时代的人,都讲究「宇宙的尽头是考编」,图的就是一个福利好,稳定。

    现在收入不稳定,福利则是稳定减掉。

    能把老师傅招来……那怕不是遇到鬼了。

    “改革嘛,总得有个试点。我保证,给你们保留在厂里的位置。”陈厂长笑咪咪地说。

    “一年!要是一年之后,你们搞的新厂子没什么起色,就再回来,工资福利一切照旧。怎么样?”

    老厂长的亲戚冷不丁地冒出来一句:“这是强制的吗?”

    陈厂长笑道:“怎么会呢,我这不是跟你们在商量吗?”

    老厂长的亲戚「哦」了一声:“那就好。”

    他朗声说:“我回来,是希望改变九厂的旧习,让九厂变得更好,而不是搞一个新厂子。”

    这是明显的拒绝了。

    工会主席的侄孙也表示他不愿意。

    陈厂长没办法,只得让他俩先离开。

    陈勇和龚伟自然不会违逆自己的父亲,陈厂长把目光投向安夏:“你呢?”

    “那厂里对这个新单位,会做多少限制?比如规定、人员管理、财务分成……”

    安夏没有具体做过这些工作,但是她所有的公司名下有好多工作室。

    她对整套管理制度和流程都非常熟悉,跟陈厂长说的总厂和新厂有点像。

    要是能把陈厂长的思路拉到以她为准,那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陈厂长其实对怎么搞三产两眼一摸黑,脸上还要摆出长者的宽容与大度:“你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想法?说说看?”

    安夏一听就知道他根本就没想法,便把自己所知道的整套操作方式说给陈厂长听。

    然后……把需要跟总厂分赃的部分完全删除。

    一长串有条理有逻辑的话说完,陈厂长挺满意。

    他现在的思路是:只求不出钱。

    他的儿子和龚书记的儿子是铁板钉钉要进新厂,那又何必从自己儿子手里分钱呢?

    就连削减工资和福利都是他们迫不得已的行为,他们已经打算好了,把总厂的客户转一部分给新厂,算是给儿子补贴。

    在陈、龚两位的一力促成之下,新厂「牡丹纺织厂」开业了。

    厂房是现成的,各种设备很快就到位。

    现在缺的就是人。

    无论厂长书记怎么动员,怎么画饼,就是没人报名。

    收入福利双减,傻子才来。

    到最后只好变成强制。

    由各车间出人。

    其中也诞生了不少一些故事,比如有一个车间开会选人去新厂,谁都不愿意去,谁也不好意思当面提议让某某去。

    但是车间主任说选不出M.tHONgaDAY.NeT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重回1988之IT女王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