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身正,不令而行。陛下比李广更当得起这句话。有陛下为榜样,至少百年之内无恙。” 刘协笑着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杨修这句话看似夸奖,其实还是觉得不可能长期坚持。他现在二十出头,不出意外的话,可以再活五十年,五十年后,他亲手教育出来的子孙还能坚持一两代人,所以说百年之内无恙。 百年之后,他的余威就会消失殆尽,后世之君就会想办法挣脱这个束缚。 不能说杨修的想法不对,但杨修毕竟还没能完全跳出这个时代的思维模式。 真要让他执政五十年,大汉还会是现在的大汉吗? 不论是经济还是政治,不论是实践还是思想,都会跨上一个台阶,皇权的继承也许就没那么重要了。就算有什么问题,华夏文明、刘氏子孙遍布全球,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总能试验出一个更合理的制度。 “能有百年筑基,足矣。”刘协张开双臂,伸了个懒腰。“周有天下八百年,筑基也不过文武周成三代人。大汉已经有四百年天下,若能再有四百年,与周相齐,我也无愧于列祖列宗。” “陛下真能这么想,岂止于是无愧于刘氏列祖列宗,当无愧于尧舜禹汤。” “不敢,不敢。”刘协摇摇手,哈哈大笑。 杨修也笑了。他看得出来,刘协虽然嘴上谦虚,心中志向之高远,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事实上,他也有这样的底气。 古往今来,又有几个君主既有他的智慧,又有他的坚忍? 有这样的明君,不仅是大汉的幸运,是千万臣民的幸运,更是华夏衣冠的幸运。 逢此盛世明君,我等岂能自甘落后,虚耗光阴? 杨修转头看向石碑前熙熙攘攘的人群,心里有了主意。 我不仅要做圣人身边的颜回,追随圣人的足迹,更要做圣人身边的子贡,将圣人的事业发扬光大。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有眼无珠 返回公廨后,杨修先找到了父亲杨彪,把自己和天子出游时谈到的问题一一转告。 杨彪听得很认真,也很兴奋。 对祢衡的建议,他虽然原则上支持,心里还有些担忧的。最大的担忧就是天子掌握了兵权后,外以征伐,不恤民力,内以施压,迫使大臣俯首听命。 现在他知道天子志向很大,要建前所未有之事业,任性妄为的可能性极低,最后的担忧也就减轻了许多。 平心而论,天子虽然年轻,却比很多老臣都谨慎。他的担心本没什么必要,只是一种习惯罢了。 政务上的事,由杨彪去和贾诩、周忠商量,最后形成决议。m.THONGa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