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得意,封侯拜将,可是父亲刚死的那两年,他是真是绝望。 天子更惨。先帝驾崩的时候,他才九岁。面对董卓,他完全没有反抗能力。若不是他天赋过人,又有一群忠心耿耿的老臣护佑,也许早就死于乱世之中。 “所以,保重身体是你我要共勉的。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亲冒锋镝这样的事,你以后尽量少做。我听说攻襄平时,你有几次都是先登,这是一个大将应该做的事吗?” 孙策尴尬地无言以对,只能拱手领命。 在攻襄平,他的确有些心急。为了能抢个首功,不惜带着最精锐的亲卫营强攻,几次面对生死。 即使如此,最后还是被刘备抢去了首功。 有了共同语言,刘协与孙策之间的距离更小了,交流的话题也更加深入。 刘协简单地向孙策交待了南征的相关准备,具体的事务会有专门的人员与孙策对接,不用他亲自解答。 孙策关心的是战船,但南征要准备的绝不仅仅是战船,还有风土人情、当地物产,以及疫病。 与向北只要考虑严寒天气带来的麻烦不同,向南要考虑的地理因素更多。首先带来一个问题就是装备必须适应当地的气候,否则不用打,中暑就能造成大量减员。 此外,南方气候湿热,蚊虫、瘴气之类的也比北方严重。尤其是在山林中作战,如果不熟悉地形,贸然闯入危险之地,很可能不攻自破。 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要考虑的,而且有所准备。 所以南征准备的时候肯定会很长,孙策的步伐也会远远落后于刘备。 好在孙策比刘备年轻一辈,等得起。 当然,也必须等得起。 如果他一心急着出征,片刻也不肯等待,那他肯定走不远。 孙策认真地听着,越听越自惭形秽。 他像天子这般大的时候,正以冲锋折锐为豪,整天想的就是如何击败对面的敌人,斩下他的首级,从来没有想过超出战场范围的事。 可是天子的目光却看向了万里之处,西至罗马,南至交州,甚至是比交州更远的地方。他考虑的事情,更是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才会遇到的问题。 同样是人,眼界差距却有天地之别。 与这样的英主同时,是幸运还是不幸,就看你怎么想了。 孙策随即想到了张昭。 张昭反对天子强行度田,甚至在渤海取消了度田,一心想以德服人。现在看来,他注定会失败,自取其辱。 他根本不明白,度田就是天子与百姓同欲的基础。拒绝度田,将无数百姓拒之门外,所谓的德政也就成了士大夫的德政,与百姓无关。m.tHonGa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