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桓帝既生气,又怜惜,也因此对杨璇格外关照。 杨璇德才兼备,仕途通畅,很快就迁为零陵太守。 在零陵太守任上,杨璇展现出了他的家学,以少胜多,大破入境劫掠的苍梧、桂阳群盗,枭其渠帅。但荆州刺史赵凯嫉妒他,诬陷他谎报军功。两人互相检举,赵凯在朝中有人,杨璇被槛车征廷尉,上书无门,几乎是死路一条。 但杨璇毕竟是个狠人。他咬破手臂,撕破衣服,写下血衣,想办法交给家属,上书辩冤。 看到血书,孝灵帝非常震惊,随即一打听,又知道了杨璇兄长杨乔的事,觉得这样的家风不可能出现谎报军功这样的事,便下令重审。 杨璇因此昭雪,赵凯则受反诬之罪。 杨璇一举成名,先拜为议郎,后来三迁为渤海太守,在任上政绩也非常出色。 他应该就是那个时候举苑珪为孝廉的,具体时间当在中平元年以后。 苑康虽死,但他是被党人,子弟也被禁锢。只有在中平元年解除党禁之后,苑珪才有可能被举为孝廉。 刘协将信将疑。 蔡琰手头没有朝廷档案,她了解的这些都是在江东游历时听来的传奇故事,时间点未必准确。 换句话说,苑珪的举主还有另外一个可能:袁绍。 中平年间的事,他不太清楚。初平以后的事,他还是略知一二的。 袁绍出逃的第一个目的地就是渤海,很快又被任命为渤海太守。苑康是与李膺齐名的党人,以李膺继承者自居的袁绍举苑康之子为孝廉,再正常不过。 按照蔡琰的说法,杨璇卸任渤海太守之后,还曾转任尚书仆射。这个任命很可能就是在朝的王允等人运作的,就是为了给袁绍腾出位置。 在袁绍的谋划中,渤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刘协本人在转为陈留王之前,就曾被封为渤海王。袁绍出逃,又直奔渤海,自然是因为有人在渤海接应,而渤海又有相当根基。 只是这些猜测暂时无法查证,也许将来也没有机会查证了。 蔡琰关于杨璇的故事也许是听来的,但她的意思却很明确。 她不希望追究太广,涉及到苑珪的举主。 他也没这个意思,只是吓唬吓唬苑珪而已。 说实话,荐举不实这样的事太多了,真要追旧账,绝不是一两个人的事,很可能会涉及大半二千石以上的官员。 毕竟“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这样的事早就不是秘密。 刘协召蔡琰的目的只有一个,写一篇文章,表明朝廷的态度。 朝廷愿与士大夫共天下,但也不反对士大夫m.ThONgA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