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是太糊涂了? 过了好一阵,杨彪才平静下来。“子美最近吃了不少苦吧?” “苦的确是吃了一些苦,但都是值得的。要不然,这样的机会怎么会落到他的手中。”袁权幽幽地叹了一口气。“玉不琢,不成器,希望他这次能抓住机会,不负江夏黄氏之名。” 杨彪想了想,眼神却渐渐亮了起来。“他能走到这一步,已经无愧于江夏黄氏。也许天子是对的,世家子弟只读书是不够的,还应该到战场上去历练一番,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公达、子美便是明证,当为士人楷模。” 袁权心中虽然欢喜,却也不敢将黄猗与荀攸并列。本想谦虚几句,却见杨彪不像是说笑,一时也有些激动起来。 第四百七十一章 证道 汝南袁氏、弘农杨氏同为四世三公,又有婚姻关系,经常被人并举。 但两者的家风传承却大不相同。 在权势上,袁氏更强。 在名望上,杨氏更为人敬重。即使是袁权这样的袁氏子弟,将袁绍、袁术和杨彪进行对比,也会毫不犹豫的更敬佩杨彪。 杨彪对黄猗的称赞,让袁权第一次感受到了夫贵妻荣。 “子美若有成绩,也是德祖以身作则,示范有成。”即使很高兴,袁权还是表现得非常沉稳,不敢有一点点得意忘形。 说到杨修,杨彪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抚着胡须,微微颌首。“说起来,德祖才是受天子影响最深的那个人。只可惜,他没有军功,不如公达与子美。” “文治武功,各有所长。眼下大乱,当以武功为先。太平之后,却以文治为重。德祖如今刚刚弱冠,便为一郡太守,将来位登三公几乎是必然的事。” 杨彪想了想,笑道:“德祖有没有对你说过,天子曾有一问,视为德祖之龙门?” 袁权心生好奇。“这是什么样的问题?” 杨彪陷入回忆,将当初的形势说了一遍。“天子问德祖,秦失天下,山东六国后裔并起,为何最后却是高皇帝得了天下。又说,如果所答不出《过秦论》,则不必作答。” 袁权沉思着,眼神闪烁。“那德祖有答案了吗?” “他应该是有了答案,但这个答案是不是正确的,还需要实践去验证。” “需要验证?”袁权更奇了。这究竟是什么样的答案,居然还需要验证?在她的概念里,从来都是坐而论道,最多诉诸文章,哪有实践验证的,又如何验证? 莫不是如圣人所说,以实际的政绩来证道? 袁权忽然意识到,杨修赴任几个月,好像一直没有消息传来。 ?M.tHOnGa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