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北魏末年

第332章


?如今宇文泰更是窘迫,甚至因为春耕抢种、修筑新关、屯田开垦等事,兵民疲惫,急需休养生息,不能征集民夫,发兵取玉璧。

    已现在的局势看,无法补充人口的宇文泰早已是待死之人,有玉璧城在,一旦他征西域或是入川,都能被高欢以玉璧为桥头堡,掏了关中老巢。

    但高澄可不满足于统一两魏。

    南方的萧梁,东北的高句丽,西面的吐谷浑,北方的柔然、突厥,这些都是高澄的目标。

    要想实现四海威服的宏伟蓝图,就必须打下坚实的根基,高澄如今在东魏的改革就是如此。

    先在自己完全把控的关东将体系建立起来,往后每夺一地,就可以直接纳入这一体系之中。

    而不需要在统一之后,费心费神调节各方利益,再做改革。

    两者之间的难度不可等同。

    在用大将军五铢钱规范了货币市场后,高澄也开始继续深化经济方面的整顿与改革。

    首要目标就是食盐。

    民以食为天,食盐毫无疑问是一个暴利行业,否则古往今来也不会有那么多私盐贩子的存在。

    承袭北魏的东西两魏都共同面临一个严重问题,私盐泛滥。

    得益于胡太后、尔朱氏等人的治理,北魏经济一团糟,连累东魏也是如此。

    高澄没有立即打击私盐,说到底,还是官盐产量明显不足,需要私盐来补充市场。

    针对这一现象,高澄效仿原主,起草政令,在环渤海的幽、瀛、沧、青四州特意设置官员,主持盐务,傍海煮盐。

    预计将在沧州置灶一千四百八十四座,瀛洲置灶四百五十二座,幽州置灶一百八十座,青州置灶五百四十六座,又在邯郸置灶四座。

    若无意外,年产量将高达二十万九千七百零二斛四升,足以资军国所需。

    四州之中,以沧州盐灶最多,高于其它三州的总合,高澄也最重视。

    这地方是自己的老巢,虽然许多年没有涉足,但当初他最先开始插手地方政务,就是带了十余万鲜卑妇孺往沧州安置。

    对于主持沧州盐务的人选,高澄苦思一番后决定调相州提学张德兴充任。

    其余三州也尽量从幕府中挑选谨慎廉洁的能吏出任。

    考虑到他们或许不通盐务,高澄在民间大肆收罗煮盐老匠,以高薪聘请。

    在交代三名幕僚的同时,也特意派人往邺城传信,让张德兴多听取老匠的意见,莫要过多插手干涉,狠抓生产与防止有人借此牟利即可。

    高澄同时下令四州长官必须全力配合傍海煮盐一事,派出州郡兵看护盐场,防止有私盐贩子利欲熏心,从中破坏。

M.thONGaDAY.nEt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重生北魏末年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