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在心里感慨一句,看向汤若望,对这帮聚集的西洋传教士,他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 就是要利用好传教士,来吸取西洋的精华,摒弃所存的糟粕,发展壮大本土的科技体系。 大明在某些领域的发展上,其实已被西洋甩来一截。 若不趁早奋勇直追的话,那双方间的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拉得更大,这不是崇祯皇帝所想看到的。 毕竟身处在大航海时代的风潮下,大明不该只把眼界,仅仅局限于大明本土,更要学会放眼看世界。 “五万两银子够不够?” 崇祯皇帝放下千里镜,想了想,说道:“钻研千里镜这个事情,要在武备院这边,定下相应的调调。 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来制造出相应的千里镜。 对了汤若望,在西山武备院那边,所聚拢的那些传教士中,是否有精通玻璃制造的人才?” “陛下说的是琉璃?” 汤若望略带迟疑,看向崇祯皇帝说道:“有的,据臣所知晓的情况,至少有七人,精通琉璃,尤其是……” “有就好!” 崇祯皇帝伸手对汤若望道:“这样,等你们离宫回西山后,将那些精通琉璃的传教士,全都调到一个地方。 王伴伴,你叫内厂这边,筛选一批年轻的工匠,去西山接受培训。 琉璃的烧制事宜,要叫他们尽快学会,朕要在皇庄这边,建造几座烧制琉璃,生产琉璃的厂。” 玻璃这种东西,很早就制造出来了,不过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大明,包括先前的元朝等,并未将这一产物,有效的利用起来。 玻璃制品在大明治下,是很稀缺的,也是相对昂贵的。 可在崇祯皇帝的眼里,那就是一堆沙子,经过特殊的工艺生产,所制造出来的。 要是皇庄这边,能掌握相应的生产工艺,批量生产玻璃制品,贩卖到大明各处去,那绝对是不错的进项。 “以后武备院这边,每月都要呈递一封奏疏。” 看着宋应星、汤若望他们,崇祯皇帝继续说道:“除了研制火器火炮外,像其他方面的制品,也要多多探讨。 具备实用价值的,不管需要多少银子,朕都会及时划拨的,不要觉得浪费银子,从事研究这一块,花再多的银子,朕都不心疼。” 若非现在的大明,就是传统的农耕大国,连基础的原始工业体系都没有,崇祯皇帝都想叫宋应星他们,钻研蒸汽机了。 有了这一神器,在铺设成规模的铁路,那大明将会迈向何等的方向? 不过没有成建制的科技基础,乃至是原始工业体系,崇祯皇帝是不会想这件事情m.thOnGA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