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侯学”强调学以致用,积极进取入世,关心国事民生,偏重于探索经书中的微言大义。 夏侯胜经常聚生讲学,建学馆,广延学子,成为一代名师,上官太后六岁嫁入皇家时,因为年幼,霍光请夏侯胜为上官太后讲经,为太后师。 夏侯胜劝谏过昭帝,被昭帝厌弃打入诏狱,长安儒生们跪在长安街上求圣恩,朝臣们也上谏求情,夏侯胜关了一年多才出了狱。 昭帝暴毙未央宫,霍光立昌邑王,夏侯胜又从天气异象中推算出昌邑王将要被废。 夏侯胜拦在昌邑王刘贺的车前警告说:“久旱不雨,阴云密布,有人谋反,陛下不要再出去玩乐了。” 此言吓得霍光一党以为密谋废帝之事被泄露出去,后来才知道夏侯胜是从经书记载中推演出来。 宣帝即位便非常重视经术,重用通晓经术之士。夏侯胜被升为长信少府,每有大事,刘病己必招他直言。 可惜如今夏侯胜已经告老,不能来讲经了。 但还有一个萧望之,萧望之起初学习《齐诗》,师事后仓达十年。后来到了长安还向夏侯胜求教过《论语》、《礼服》。 萧望之也是博学之士,但又与夏侯胜略有不同,夏侯胜讲究微言大义,而萧望之喜欢以古证今,强调以史为鉴,吸取治国之经验。 但两人又都喜欢从阴阳、灾异、天人感应上来引经据典,议论政治。 萧望之也曾从天降冰雹之事上奏刘病己,说霍家当被驱逐出朝廷,此言甚合刘病己的心意。 今日的经筵上,有萧望之这位大儒在,又有五经博士官,太子太傅和少傅,百官们能不沸腾吗? 刘病己本来打算让萧望之主持,但看到萧望之已经迫不及待要参与辩论的样子,忍俊不禁道:“罢了,还是朕来主持吧。” “奭儿,因你年幼,所以未曾听过博士官讲经。今日经筵乃是经学之盛宴,你当好好体会。” 刘奭睁大双眼,认真地点头。虽然博士官们所说的话他大都听不太懂,但是太子依旧静静地坐在一旁倾听。 赵义在殿外,和于永遥遥相对,互相对视一番,便装作不认识一般扭开脸去。 于永和他父亲一般,不太喜欢这个大姐夫。于廷尉是因为打听了女儿和赵义的旧事,觉得赵义对女儿不好,秩级又太低,有些不配。 于永却是觉得赵义没有什么主见,又不怎么能喝酒,不够血性,唯一能看入眼的一件事,便是砍了张博,却又惹得身陷诏狱,差点被张家的人毒死。 没什么用,这一点是于家父子两对于赵义的判断,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殊途同归。 赵义想讨好于家父子,却也看出人家并不怎么瞧得上他,更担心他们将来认了林氏去,将林氏转嫁他人。 虽然林氏怀孕,好像暂时躲过一劫,但赵义还是梗着难受,内心又不愿于家小瞧了自己。因这点子心思,在于家父子面前,更显得别别扭扭,施展不开了。 于永是不爱读书的,也并未从父亲那里学到一点半点律令,只继承了父亲的酒量,本打算祭陵完,就赶紧回家陪母亲过正旦的,不料皇帝又增加了个经筵,甚是无趣。 赵义却是个儒生,听说殿内在辩经,立即两眼发光,抓耳挠腮的想挤进去听听,却又找不着法子。 这看在于永眼里,又有了个酸儒之嫌。 可惜许嘉在殿内陪着许广汉,若不然还可以一起喝酒,于永有些埋怨。 林天远远见到赵义如此,思付片刻,过来笑道:“姑父,您可以入殿问难,不就顺利成章地留在殿内听经了么?” 问难,即发问,赵义的水准也许不能讲经,但可以以问难为由,提几个问题,便顺水推舟留在殿内了。 “你倒是机灵。”赵义卷起自己的席子,准备进殿给大儒们贡献一张席子。 林天也回去卷了席子,跟着姑父混了进去。 于永看着这两个人,嘴角掀了掀,犹豫了一阵,拍了一下大腿,也卷了席子入了殿。 很快赵义的席子便交了出去,和林天m.thONgA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