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开学

第71节


抱你;”

    因为这次支教,她明白了什么叫“负责”,为什么“不能让他们失望”。

    她在这里汲取了很多,见识到很多优秀的人,他们曾彼此陌后然后又各自熟悉,她从他们的身上感受到了敬业、责任、胸怀、奉献、包容、谦逊和幽默,这些是她曾经没有,现在却想努力得到的。

    秦朗说,孩子们会感激她不放弃他们,她却想说,她感激他们,是他们让自己找到了未来继续在“教师”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勇气。

    她做出的不是“牺牲”,反倒是满心感激之下的一种“反哺”。

    曾经,那个面试官问她,“你认为支教的意义是什么?”,她选择了网上推荐的最“标准”答案,说了一大段冠冕堂皇的语言。

    而现在的她,一定会回答:

    ——“支教的意义不是付出,而是共同成长。”

    因为,在做出选择的那一刻,她终于和过去的自己达成和解。

    作者有话要说:

    很多时候真的是“养儿方知父母恩”,比如我小时候,很少被父母带出去旅游,我爸妈每次出去都不带我,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埋怨这个。后来我自己有了孩子,我的儿子很乖,我的女儿和我小时候一模一样皮,然后每次出门的时候我简直想跳车(自我嫌弃),吵闹到影响了一飞机一车厢的乘客不说,一落地还老是不管不顾自己跑,什么都好奇,一不留神人就没影子了,心累不爱,瞬间就理解了我爸妈为毛不带我,再也不埋怨了︿( ̄︶ ̄)︿。

    我想说,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人生,有些人选择了“付出”,也有一种选择是“实现自我”。在定义“女儿”、“母亲”这样的身份时,还有一种定义就是“我自己”,希望大家都能勇敢的选择“实现自我”。因为当你成为一个很好的“自己”时,你也会成长为别人眼里的“骄傲”,也依然会是一个“好母亲”、“好妻子”,也会成为儿女眼中的“标杆”,并不是一昧“付出”才是最好的选择。

    譬如杜若,也许她觉得自己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淡漠,但不可避免的是,她的母亲是个很优秀的人,她在成长过程中不自觉的以她的母亲作为“标杆”,渐渐也长成了一个优秀的人,虽然她不这么认为。在某个成长中的阶段,她自然而然就会和一切达成和解。(比如钢铁侠和他的父亲?)

    第77章 梦想vs攻略(上)

    重新回到办公室的杜若一身轻松,倒是要走的秦朗和苏丽一副表情沉重的样子,尤其是苏丽,拿着每一张卷子都翻来覆去,批改卷子的人要比写卷子的人还认真。

    她负责的是高年级的考场,三年级以上的作文题目是一样的,都是“我的梦想”。

    原本是想用“我的老师”的,但听说这个题目去年支教的李老师他们用过了,便将其改成了“我的梦想”。

    苏丽本来就是个感性的人,现在更是每读一篇作文就要红了眼眶半天,看着张小虎长大后想变成“飞人”,刘小丫希望妈妈“有一天终于攒够了买房子的钱接我去住”的梦想一个人悄悄抹眼泪。

    更有一些“希望爸爸病能好”、“希望我能一直读到大学”、“希望我姐姐不要嫁人”之类的梦想,本身就像是某种**。

    “都怪我,就不该选这么催人泪下的命题作文的!”

    秦朗一边给苏丽递纸巾,一边试图调剂气氛,“当初定个什么‘我最难忘的一餐’就好了,保准全是写那顿自助餐的!”

    苏丽接过纸巾,眼泪却一直擦不干,为孩子们经历过的苦难和孤独,也为自己的无能为力。

    当初定下这个“命题作文”,其实也夹带着他们的一些私心,如果孩子们的梦想是他们能举手之劳就实现的,他们准备在结束支教的时候顺便帮他们实现了,也算是一份有意义的“临别礼物”。

    然而大部分孩子的梦想,说大也大,说小也小,更多的却是他们也无法揭穿的现实。

    有个叫赵理的孩子,成绩在班上是最好的,性格也最踏实稳重,他的梦想是读上最好的大学,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工作,挣上大钱。

    在他的作文里,只要能上最好的大学,就能在最好的城市工作,能留在繁华的大城市,挣到一个月超过两千的钱。

    在农村孩子的眼里,一个月超过“两千”就算是挣上了大钱,可以买得起房子、留在北京上海,却没有人告诉他北京上海的房子一个月租下来要多少钱,北京上海的房子一套又要多少钱。

    他的梦是如此清晰有力,可又如此的缥缈虚弱。

    也许高中读书的食宿费用就能击垮他,也许一年上万块的大学学费就能让M.thonGadaY.NeT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开学下页